风险辨识管理制度1 目的为了明确风险辨识与评价的方法、范围、流程、控制原则、回顾、持续改进等,更好的对风险进行控制,实现管理关口前移、重心下移,做到事前预防,风险分级管控,防范事故发生,制订本制度。2 适用范围及参文件2.1 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湖南益阳海螺水泥有限责任公司范围内所有常规和非常规作业活动存在的危害,以及所有生产现场使用设备设施和作业环境中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及生产活动、服务过程中的风险进行评价、识别与控制。2.2 参考文件:《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水泥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定标准》《工贸行业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实施指南》《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生产过程与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建材行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与防范指导手册(2016)版》《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通则》3 名词解释3.1 风险:生产安全事故或健康损害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和严重性的组合。可能性,是指事故(事件)发生的概率。严重性,是指事故(事件)一旦发生后,将造成的人员伤害和经济损失的严重程度。风险=可能性 X 严重性。3.2 风险点:风险伴随的设施、部位、场所和区域,以及在设施、部位、场所和区域实施的伴随风险的作业活动,或以上两者的组合。3.3 可接受风险:根据企业法律义务和职业健康安全方针已被企业降至可容许程度的风险。3.4 重大风险:发生事故可能性与事故后果二者结合后风险值被认定为重大的风险类型。3.5 危险源:可能导致人身伤害和(或)健康损害和(或)财产损失的根源、状态或行为,或它们的组合。3.6 重大危险源: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加工、使用或储存危险化学品,且危险化学品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3.7 危险源辨识:识别危险源的存在并确定其分布和特性的过程。3.8 风险评价:对危险源导致的风险进行评估,对现有控制措施的成分加以考虑、以及风险是否可接受予以确定的过程。3.9 预防措施:为消除潜在的不符合或其他不期望潜在情况的原因所采取的措施。3.10 风险分级管控:按照风险不同级别、所需管控资源、管控能力、管控措施复杂及难易程度等因素而确定不同管控层级的风险管控方式。3.11 风险控制措施:企业为将风险降低至可接受程度,针对该风险而采取的相应控制方法和手段。3.12 风险信息:风险点名称、危险源名称、类型、所在位置、当前状态以及伴随风险大小、等级、所需管控措施、责任单位、责任人等一系列信息的综合。4 职责4.1主要负责人负责组建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