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危险源识别和重大危险源管理制度一、目的识别公司生产活动中影响职业健康安全的危险有害因素,评价危险源、风险因素,并确定、更新重大风险因素,以对其进行管理和控制。二、原则及适用范围1. 安全管理部负责组织对公司风险因素的评审活动,进行危险源辨识和评价,确定重大风险因素,制订对风险因素的控制办法。2.各部门配合识别本岗位危险源(包括相关方)和重大风险因素,并制订对风险因素的控制办法。3.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生产活动中风险因素的识别、评价、更新与管理。三、内容1. 风险因素识别与评价的时机1.1.以公司的全体部门和活动为对象,每年制定全年目标、指标前进行;1.2.在相关法律、法规变更或公司的活动、产品、服务或运行条件,以及相关方的要求等情况发生变化时,可适时进行风险因素的评价。2. 风险因素识别的顺序和内容52.1•风险因素识别顺序为:a 厂址;b 厂区平面布局;c 建筑物;d 生产工艺过程;e 生产设备、装置;f 有害作业部位(粉尘、毒物、噪音、振动、高低温);g 各项制度(女工劳动保护、体力劳动强度等);h 生活设施和应急;i外出工作人员和外来工作人员。2.2.风险因素识别之前应将考虑的内容编制为《危险源辨识表》,根据辨识表中的内容对每一部分的危险源进行分析识别,在编制辨识表时应考虑以下内容:a.国家法律、法规明确规定的特殊作业工种、特殊行业工种;b.国家法律、法规明确规定的危险设备、设施及工程;c.具有接触有毒、有害物质的作业活动和情况;d.具有易燃、易爆特性的作业活动和情况;e.具有职业性健康伤害、损害的作业活动和情况;f.曾经发生或行业内经常发生事故的作业活动和情况;g.自己认为需要进行评估的活动和情况。在对危险源进行识别时应充分考虑因素的正常、异常、紧急的状态以及过去、现在、将来三种时态。由安全管理部根据以上识别、评价过程,汇总编制《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与风险控制策划信息表》和《重大风险因素一览表》。3.风险因素的评价方法作业条件风险评价法:以与系统危险有关的三种因素值之积来评价系统人员作业伤亡和财产损失风险的大小,这三种因素是:L――发生事故可能性的大小;E――人体暴露在这种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C——发生事故产生的后果;D——危险等级。5其简化公式是:D=L*E*C3.1.L――发生事故的可能性的大小事故或危险事件的可能性大小,当用概率来表示时,绝对不可能的事故发生的概率为 0;而必然发生的事故的概率为 1,但在作系统安全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