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小名士”电视大赛观后感 1000 字 昨天,观看完"国学小名士'电视大赛后,我心情兴奋,真是受益匪浅。经典诵读的魅力再次感染了我,在开幕式上小伴侣的朗朗诵读声中,我仿佛又回到了学校的教室。 上学校的时候,老师就让我们每天诵读《高校》、《中庸》等国学经典,还要背下来的。老师说我们如今不懂意思没关系,其实国学经典就是先贤圣人的话,圣贤是大家的老师,我们读经典,就是要对圣贤的教育有敬重心、敬重心,不要望文生义,不要牵强猜想。对国学经典不懂怎么办呢?先读熟了背熟再说。颂读就是接触圣贤的原话,等于亲聆圣贤教育。所以当我们大声诵读经典的时候,就好像圣贤在我们眼前,无比亲切,好像直接听圣贤讲话。虽然有的字很生僻,意思也很难懂,但朗朗上口的韵律美让我着迷,基本熟读几遍就全背下来了,到如今还记得一些,比方"高校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时终,知所先后,则近道矣'。这段话教育我们凡事都有根本有枝末,有开头有终结,明白了本末终始的道理,就了解事物进展的规律。这不就像我们学数学一样,只有把握了最根本的定律才能举一反三的解题。国学经典教育我们的很多道理,至今照旧适用于我们的学习和生活。 我更宠爱的是国学经典中的古典诗词,宠爱它洋溢着一种绵绵绕梁的格律之〔作文 https://.ZuoWEn8.Com/〕美和挥之不去的中华之气。不同于莎士比亚十四行诗那从字里行间挥洒而出的热忱,我国古典诗词平平仄仄的韵律交叠和半吐半吞的一咏三叹,把文字所能表达的情感升华到了极致。苏轼在《和董传留别》中写道:"腹有诗书气自华'。渐渐进入青春期的我们,间或的懵懂与冲动,无人理解的孤独与彷徨,由于有了古典诗词的装饰,会变得更加明媚与多彩。诗与词,能够为走在青春路上的我们,放开一扇通往纯美世界的窗。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整理旧河山,朝天阙。'读着南宋爱国将领岳飞的这首《满江红》,我能感受到他抗金救国的雄心壮志和慷慨豪迈的英雄气概。整首诗气概激扬,使人读之兴奋,数百年来,激励了很多的中华儿女,"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更是成为人们惜时的箴言。 经典很多,需要我们学习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