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均分”教学设计 “平均分”教学设计 1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丰富的实践活动中建立起“平均分”的概念。 2、通过操作、沟通,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办法,体验解决问题策略多样化。 3、初步感受“平均分”在生活中的作用,培育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应用意识。 教学内容:人教版第四册数学课本第 15 页的例 3 及练习三的4-6 题 教具、学具准备:课件、学具盒。 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说明 一、创设情境、谈话引入 1、师谈话:同学们,你们喜爱春游吗?喜爱 去哪里春游?(学生畅所欲言) 2、出示课件:春游租船问题的情境图(不显 示解决问题的办法)(配音:噢!春游啦!) 师:瞧!图中的小朋友也去春游啦!请小朋友认真观察画面,你获得什么信息?(师可提示:我们看看图中的小朋友们去哪儿春游?碰到什么问题? ) 3、学生观察画面,沟通信息 课伊始,用学生喜爱的春游活动引入,引导学生畅所欲言,沟通各自所喜爱去春游的地方,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愿望。 引导学生学会收集信息,培育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体现课改新理念。 二、探求新知,解决实际问题 1、学习例 3(课件显示:春游的场面) 重点突出(租船处有 24 人租船,每条船限乘 4 人)。 2、分组探讨解决“租几条船?” 师:你能应用你收集到的信息帮他们解决租船问题吗?你有什么办法? 四人小组讨论,后沟通本组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结果。(让学生畅所欲言,充分沟通) 师:你还有什么办法? 追问:“你是怎么想的?除法我们还没学?” 在这里充分体现老师主导、学生主体作用,学生始终积极、主动参加学习过程,在自主探究、合作沟通的过程中解决租船问题。具体感知“每 4 个人一组租一条船,24 人分成这样的 6 组,就要租6 条船。”让学生在沟通中,欣赏同学解决问题的办法,体验成功。进一步理解平均分的方法, 感知“平均分”在生活中的应用,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的数学,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 你真是太棒了,你学会了预习,并应用,老师真佩服你。 (3、师小结:这个问题实际上是求 24 里面有几个 4?24 里面有 6 个 4 ,就需要 6 条船。 三、联系生活,学以致用 师:小朋友,你们喜爱小动物吗?他们有事儿要请我们帮忙,你们同意吗? 1、第 15 页的做一做 (呈现一幅小动物准备就餐的生动有趣的情境图。)师:图中的小动物在做什么? 师:小熊在思考什么问题? 师:“你帮小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