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长制”先进个人事迹材料合集 “河长制”先进个人事迹材料 10 篇 “河长制”先进个人事迹材料 1 陈祥,洪湖市副市长。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突出长江流域生态大保护,处理好河湖管理保护与开发利用的关系,强化规划约束,促进河湖休养生息,维护河湖生态功能。 根据“河长制”实施方案精神,洪湖市副市长陈祥同志担任大沙湖管理区彭陈渠河长。彭陈渠是一条排涝、灌溉渠道,于 1971 年由人工开挖形成,分别于 1980 年、2024 年进行了疏浚。彭陈渠起于大沙湖管理区大沙泵站,止于杨神庙闸,全长 15km,底宽20m,底高(吴淞高程),水面宽 40 余米,边坡比为 1:,排涝流量 45m3/s。彭陈渠河源通过大沙泵闸站与长江相连通,为长江一级支流;河口通过杨神庙闸与内荆河相连通,为内荆河一级支流。途径大沙湖管理区庙后垸社区、新垸社区、石家社区、横墩社区、三汊河社区以及彭丰村等 6 个单位,涉及灌溉面积 平方公里。 深化调研,发现问题,提出建议。陈祥副市长多次带领市应急管理局、大沙湖管理区主要领导一起,经过实地踏勘,召开问题分析会,发现彭陈渠是一条污染河流,主要原因是农业生产垃圾直接排入河流,居民生活垃圾倒入河内,河流水葫芦、水花生等水生漂移植物生长茂盛、河岸杂草丛生。针对存在的问题,他提出了彭陈渠整治四点意见:一是要求大沙湖管理区制度好彭陈渠整治总体规划,坚持整体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二是要分门别类,对不同污染源落实不同措施,不同地段不同整治;三是要紧抓规划建设,治理好农业水利工程,坚持清河畅通,整治河岸;四是以大沙湖管理区为主,各方配合,协调作战,坚持齐抓共管的原 则。 建立河湖日常监管巡查制度,严厉打击河湖违法行为,坚决清理整治非法排污、设障等活动,健全部门联合执法机制,完善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机制。 根据抓早抓小成本少的思路,在水花生、水葫芦生长季节前,早安排、早部署、早治理,利用人工捞草除草的方式进行前期防治。中后期,安排管护员进行日常巡查,打捞水面漂移物和垃圾,治理效果显著。 开展沿岸线全面绿化工作,为了让岸绿、景美、我们对着手对岸坡进行清理,整治后的地带实行全线绿化,全年共栽植绿化苗木 13000 多株,基本达到了水清、河畅、岸绿、景美的效果。“河长制”先进个人事迹材料 2 汪卢伟,洪湖市委常委、副市长。洪湖排涝河在洪湖境内 37 公里,昔日排涝河水质恶劣,水生植物水葫芦、水花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