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会叫的狗》教学反思本课的教学目标是多元解读童话主题,分析作品的思想意义,增补课文情节,进行想象思维训练,在感染和熏陶中培育健康人格。 在教学中以分角色朗读课文,合作探究,讨论为主,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以学为主,老师加以引导,以学促教来完成本课的学习。 童话不必飞得很高,也不必飞得很远,它完全可以作超低空的飞行,让孩子们在笑声中来认识世界。这个世界是五彩缤纷的,也是丑恶无比的,你随时随地都可能看到自己喜爱或厌恶的一面。当然,这得取决于你的态度和你的努力。这个世界就是这种颜色的,童话《不会叫的狗》告诉了你一个真实的世界,同时还告诉你应该怎么做以及你努力之后这个世界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写好(读懂)童话需要一颗童心,在座的同学们早已拥有,还需要一颗爱心,只要我们热爱生活,关注生活,对每一天的生活都充满希望,信任以你们的童心、爱心和慧眼去发现、去制造,那些美好的事物就能自然而然地从你的笔端流淌出来。 本节课我在教授完之后,发现了如下值得反思的地方: 第一,环节安排不够合理。在设计本节课时,我安排了一个续写结尾的环节,但这个环节到底应该安排在哪一直没有定下来。按常理应该是安排在分析完课文之后,因为先把握文本再进行写作训练更符合教学规律。但是我在教授时把续写结尾安排在了出示三个结局之前。让听课的老师摸不着头脑。 第二,难点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本节课在设计时安排了学生谈启示的环节,但教授过程中此环节被漏掉,这是个极大的失误。因此童话故事的内涵也没有挖掘到位。 第三,问题的设计还是不够合理。个别问题太浅,不值得探究,值得探究的问题提得不够明确,影响了学生的思维。 第四,老师功底还很欠缺。表现在教者启发、评价的语言不够恰当。不能给学生准确的点播和引导。把握课堂不能做到得心应手、游刃有余。 结合以上几点,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备课,充分做好课前准备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