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怎样做老师》读后感 假期里,我阅读了王晓春老师的《今日怎样做老师》。本书收集并点评了 100 个教学案例。 读完王老师的这本书,总体的感觉就是“专业”。他切合当今教育的现实,对实际的教育案例进行评论,给予具体的指导。让我们体会到教育理论应该如何恰当有效地应用到实际教育教学中。让我们澄清了认识,摆正了方向,进而找到正确的方法。记得书中有这样一篇点评,是关于“走进学生的心灵”。一位老师阐述了关于老师该不该走进学生心灵的一些看法,信任这也是很多老师的困扰。随后王晓春老师做出了如下点评:所谓“走进孩子的心灵”,其目的应该是了解他,理解他,影响他。了解学生,理解学生,都是为了更准确、更有效地影响学生。而“影响”者,设计情境让学生自己教育自己是也。此后,我有了自己的思考,一位真正的优秀老师该如何教育学生,是一味的严厉批判?还是过分的迁就学生?我想这两者是都不可取的。 看《今日怎样做老师》,感受颇深。觉得这是一本既能给一线老师指明方向,又能提升老师专业素养和学术水平的好书。首先读这本书,你不会感到辛苦,因为书中到处是生动形象、贴近生活的故事,在这里你可以从一个又一个真实的故事中领悟教育的真谛。从小徒弟带着寻常的小石头到市场问价,领悟到一个人的价值关键要看他把自己定位在哪里;从小伙子手抓小鸟逼智者卜问生死,让人们明白一个人的命运完全掌握在自己手里。。其次,此书能够用独特的眼光看教育,以负责的态度提建议。今日怎样做老师?这是许多人都在探究的问题。是啊,在当前、做一名合格的人民老师确实是挺不容易的。 在德育工作方面,我自认为我是负责任又尽心尽力的。对于每一个学生,一开始的时候我都给予平等的爱,但是后来我发现我的爱渐渐的变了:对于好学生听话的学生,我是打从心里喜爱他们;而对于那些老是犯错误而且屡教不改的学生,我甚至有点消极的情绪,我真的怀疑自己是不是违反了师德,是不是不配当一个老师?有一段时间我因此而陷入了困惑的状态,也影响了自己的工作。李老师通过这些案例指导了我今日怎么去应对这种困惑。李老师说“老师首先是一个教育者,然后才是一个学科老师”。师爱是老师应尽的师德要求,老师对学生的爱是必须做到的,但这是一种职业的爱,而不是私人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