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动高校学生会干部积极性的组织行为学思考 蒋威 电子商务 131 班摘要:根据前面分析的一些因素,即造成干部积极性下降的内外因和留任的四大需要,结合双因素理论,找出提高学生会干部积极性的激励因素和保健因素。分析得出,激励因素为成就需要、权力需要、归属需要和事务布置与自主性的平衡;保健因素包括根据学生会工作、综合能力和组织部门结构分工。关键词:组织行为学 学生会干部 逆向分析高校学生会干部是高校和学生联系的桥梁与纽带,是推进学校学生工作的重要组成力量,是维护学校稳定不可缺少的部分。因此,在学生的日常管理中,充分调动学生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发挥其独有的作用,是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一个重点。一、高校学生会干部积极性下降的原因分析(一)造成高校学生会干部积极性下降的内因1.行动盲目性,对学生会组织认识不清。当学生开始领导学生会某部门时,由于之前未向他人详细的调查了解和进行个人的全面分析,仅仅是受他人影响,因此,当他们进入学生组织后,发现实际跟想象存在一定落差。同时,又由于没有规划,缺乏一定的目标,一段时间后觉得没有意思,工作热情大打则扣。2.功利意识太强,思想不端正。学生干部工作是无偿性、无经济回报的,主要靠个人的人格魅力和服务他人的意识为广大同学做事。但是,有些同学更看重学生干部给自己带来的诸多利益,例如优先入党、评奖评优、就业推荐等。在一定时候后当他们的利益得不到实现,心理上就会形成懈怠,工作积极性下降,对待工作应付了事。3.综合能力不足,处理问题方法方式不得当。高校学生会干部大部分都不是经济管理类专业,因此在平时的活动安排布置上会出现一些失当,在频繁接触委员的抵触态度或者指导老师的批评后,久而久之会出现厌烦情绪,进而对组织部门工作不积极。其次,学生会干部也容易产生角色冲突问题,即学生干部不能同时满足众多角色伙伴的期待所致。如,迎合老师和同学之间产生左右为难、在自己想做的事情上与部门工作冲突和角色扮演能力强矛盾越多等情况。当学生会干部无力处理好部门和自己的问题时,势必对学生会工作产生不利影响。(一)造成高校学生会干部积极性下降的外因1.学生会工作多而杂,大多对能力、技术需要少,且重复性强。学生会工作是做老师和同学之间的服务者,协助老师,上情下达;服务同学,下情上报。同时,高校的工作内容大部分是以活动为中心,重复性工作不可避免。当指导工作未能有效到达前,无利可图和得不到锻炼的错误想法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