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见了亲人》优秀教学设计 再见了亲人是小学五年级的课文,如何在学习此课中促进课内外结合,使学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同时培育学生收集资料,利用资料的力量呢?下面是由我为大家预备的《再见了亲人》优秀教学设计,渴望大家能保藏一下! 【教学目标】 1、学习、把握生字及生字组成的新词。能用词素分析法、联系上下文等方法理解“雪中送炭、唯一、噩耗、同归于尽、代价”等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学习用“抓事例及事例中的关键词句”体会中朝两国人民“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用鲜血和生命凝成的宏大友情”。 3、领悟课文叙事抒情,直接抒情的写作特点。 【教学过程】 一、学习提纲 1、你从题目发觉了什么? 2、自学生字,书写难字: 妮、硝、谣、噩、嫂。 3、读通读顺课文: 思考批注:课文分别写大娘、小金花、大嫂为志愿军战士做了哪些事? 4、自读第一自然段: 勾画大娘像亲人一样对待志愿军战士的词句,(思考批注),大娘对志愿军有____的情意。 5、自读其次自然段,勾画小金花最感人的言行,小金花对志愿军有____的情意。 6、自读第三自然段,勾画大嫂最感人的举动,大嫂对志愿军有____的情意。 7、自读课文第一、二、三自然段,志愿军战士为朝鲜人民做了哪些事?从中看出志愿军战士对朝鲜人民有____的情意。 8、这篇文章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 二、练习提纲 1、听写生字、新词: 从“雪中送炭、唯一、代价”中选一个词造句。 2、课文仿写《志愿军,我想对你说》(或《再见了,新人》)。 3、阅读迁移练习: 同步阅读 156 页《馒头的故事》。 ⑴ 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⑵ 这件事反映了军民之间____的情意。 一、审题,发觉题目的特点 1、某人对某人分别时说的话。 2、“亲人”指有血缘关系的人,爸爸、妈妈、爷爷、奶奶 3、课文写了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大娘、小金花、大嫂、朝鲜人民”。 二、初读课文,把握生字新词,归纳人物事例 大娘: 1、洗补衣服几夜没合眼。 2、冒着炮火送打糕。 3、为救伤员失去小孙孙。 小金花: 1、为救老王牺牲了妈妈。 2、大嫂挖野菜双腿被炸伤。 三、深化研读课文,体会朝鲜人民对志愿军战士的情深意重 大娘: 1、送打糕。 (带、顶、冒、穿、送)雪中送炭。 2、救老王失去唯一的小孙孙。 3、洗补衣服几夜没合眼。 小金花: 1、救老王,妈妈与敌人同归于尽。 2、大嫂为志愿军挖野菜双腿被炸伤。 (用鲜血写成的情意比山高比海深,不是亲人,胜似亲人。) 四、回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