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杜林论》读书报告优秀范文 《反杜林论》读书报告优秀范文 19 世纪 70 年代中期,自命为社会主义信徒的杜林开始大肆宣扬虚无主义思想。针对杜林的错误思想,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运用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从思维方式、历史认知和价值立场三方面揭示杜林虚无主义的唯心主义本质,批判了杜林为资本主义制度辩护的实质。 一、运用辩证唯物主义批判了杜林全盘否定先驱者的理论地位的形而上学思维方式 杜林就用谩骂式的语言全盘否定了德国古典哲学家、空想社会主义者、自然科学家和马克思所制造的一切理论成果,全盘否定了所有前辈的历史贡献。对此,恩格斯他仔细讨论和分析了杜林的理论,指出杜林全盘否定思想先驱者的认识论根源是形而上学思维方式。形而上学思维主张孤立地、静止地和片面地思考一切问题。作为一位形而上学者,杜林奉行“要么否定一切,要么肯定一切”的原则,谩骂黑格尔哲学,认为对它的崇拜是毫无价值的。恩格斯指出,正是黑格尔恢复了哲学讨论中的辩证思维方式,即“把整个自然的、历史的和精神的世界描写为一个过程,即把它描写为处在不断的运动、变化、转变和进展中,并企图揭示这种运动和进展的内在联系。”这是他最大的历史功绩。同样,不懂变化、进展和矛盾的杜林,也只能对充满辩证思想的达尔文主义作出简单粗暴地批判。在对待空想社会主义的态度上,杜林再一次犯了形而上学的错误,全盘否定空想社会主义理论存在的合理性。在恩格斯看来,空想社会主义者所设想的社会制度之所以不能立即转化为客观现实,都是由当时的社会状况和社会基本矛盾决定的。但不可忽视的是,空想社会主义也具有革命和进步的一面,其创始人在对未来社会制度的描绘中表现出了很多独特且正确的预见。 二、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回击杜林虚无历史进展客观规律的唯心主义历史观 杜林不从现实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出发考察历史,而是从幻想出的“两个人”出发,推理出“暴力决定分配”“暴力决定历史”的结论,必定陷入颠倒经济与政治关系的唯心主义历史观。恩格斯从现实经济条件和具体社会关系出发考察社会再生产过程,阐明了生产、交换、分配三者间的辩证关系,指出一定的生产方式、交换方式决定分配方式,一定的分配方式又反过来影响着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从而批判了杜林“暴力决定分配”的唯心主义谬论。 在历史进展规律方面,恩格斯指出:“一切社会变迁和政治变革的终极原因,不应当到人们的头脑中,到人们对永恒的真理和正义的日益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