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推算万年历》老师读后感想《周易推算万年历》老师读后感想 港政联小学 谭坚平 人的看法总是随着自己的见识而不断改变的,就像以前学物理的时候,牛顿总是让我很崇拜,因为牛顿三大定律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正当我对他极端膜拜的时候我却了解到牛顿对科学的讨论只占了他很少的时间,他晚年大部分时间都在讨论神学。为什么一个顶尖的科学家会去讨论这些封建的思想呢?直到今日我才想明白,神学里面也有很多科学道理,当人们无法解释这些现象的时候,人们就把这些东西称为神迹。 我对《周易推算万年历》的最初理解,也只是把它看作宣传一些封建思想的读物。直到选修了《建筑易学风水与人居环境》这门课,听到老师对《周易》的介绍,我才明白,《周易推算万年历》不仅仅是一本占卜算卦的书。与其说它是一本占卜书,不如说它是对我们中华文明几千年的文明历史的总结,对现在和未来都具有极大指导意义的哲学全书。善读周易者,从不占卜之。也就是说,熟知周易的人,从来都不拿周易用来占卜。《周易》的历史地位。《周易推算万年历》一书是华夏五千年智慧与文化的结晶,被誉为 “群经之首,大道之源”。在古代是帝王之学,政治家、军事家、商家的必修之术。《周易》是中华文化的源头活水,演绎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心理结构。它是群经之首,是大道之源,是民俗之根,是白家之脉,是万法之宗。在儒家,它是群经之首;在道教,它是三玄之一。它深化到了每个中国人思想的没一寸土地,扎根在那里。它是华夏思想与哲学的源头,是文学的鼻祖。至今,我们天天用的名言警句“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都是出自《周易》,而我们从来都不知道,这可能就是熟知而不知其出处吧!这是《周易》之正道,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经久不衰的精神。 《周易》教会我们做人的道理。我们都知道,我们国家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而从《周易推算万年历》里,我们可以看到儒家思想的源泉。儒家提倡“中和”, “中”就是不走极端,而“和”就是和气的意思;在今日,我们仍然执行着这种政策,这就是我们所提倡的和谐进展。我们对人也要和气,不走极端,这样犯罪这种事情才会少发生,人们才得以安居乐业。《周易》中包含着“遵道重德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人生观。也就是说,自己不想做的,也不要强迫别人去做,将心比心,站在对方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这样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必定会少很多。《周易》有言,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要能预测到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