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藏经》的读后感 《地藏经》的读后感 中国的佛教传入大概在公元 2 世纪左右,先传至西藏,次传入中国,初入中华难免水土不服,因为入佛门第一步就是发离世心,于社会来看一个人不赋税不劳作抛弃父母亲人远遁沙门,这样的要求成为统治者和一般平民千夫所指,所以佛教起初进入中国处境有点类似于道光年间基督教的处境,于是我们在古书时有看见类似于韩文公《谏迎佛骨表》这样的文章言论反对佛教的意识形态阻挡佛教盛行,然而时至今日佛教之所以能演化万方,在华夏枝繁叶茂甚至为国教(在印度本土的叫印度教,印度教有别于佛教,因为它的源头是婆罗门教,是古印度贵族教派的演化),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很多佛教大德高僧把它改造了,而改造的方式又浅分了两种,一种就是附着本土文化和风俗,另一种就是以佛教经义为底本另立宗派,前者的代表就是《地藏菩萨本愿经》,而后者的代表就是中土六圣惠能开辟的禅宗(之前的佛教只有禅派,没有禅宗,二者相去甚远)。 《地藏菩萨本愿经》的核心就是孝,你中华不是屡以孝治天下,且为“人伦之长”,我们同以孝为宗旨就消除了风俗的隔阂,《地藏经》开篇就是释迦牟尼佛在仞利天为母说法,说法的内容就是地藏菩萨在下方的功德,地藏菩萨的前世为婆罗门女,家境富庶,虔信佛法,她很爱自己的母亲所以常常劝说她的母亲虔信佛法,可是母亲不仅不信而且常常轻慢谤毁三宝,经年之后她母亲在病痛折磨中死去,婆罗门女悲伤欲绝,每每心中忆恋,又想到自己的母亲常常轻慢三宝,死后一定坠入三涂,永受轮回,于是毅然变卖了全部家产,供养觉华定自在如来,瞻礼尊敬,信心倍生,心中暗念问觉华定自在如来我母亲死后去了哪里。然后如来显圣告诉她你如此这般就可以再见到她,一日梦中随觉华定如来去地狱看望她的母亲,一路经过苦海业海万千炼狱见终生轮回之苦,在人间种种业报,纤毫身受,历经轮回因果之苦,于是发下宏愿渡尽累罪众生,悉令解脱!后又一世有以女叫光目,虔诚供养清净莲花目如来的分身罗汉,饮食香华,具备供养,罗汉就问光目女说,你想知道什么吗,光目女就说我想知道我母亲死后在哪里?罗汉便入定看见光目母亲坠入恶趣,受极痛苦,一一告诉光目并问她说,你母亲在世时做了什么,会受如此大的苦,光目回答说她母亲喜爱吃鱼鳖,吃鱼鳖又好吃鱼子鳖子,或蒸或炒,不计其数。于是瞻礼愈恭,供养愈勤,不日母亲托胎家中一婢子,三岁便对光目备说地狱之苦,光目于是宣誓地狱不空誓不成佛。光目就是后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