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青树下的小学》教学设计 5 篇 《大青树下的小学》教学设计 5 篇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时常需要预备好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怎样写教学设计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我收集整理的《大青树下的小学》教学设计,渴望能够挂念到大家。 《大青树下的小学》教学设计 1 一、设计理念 在新课标指导下,我本着"以人为本、以学定教"的教学理念,以学生的真实基础为教学起点,以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为目标,力求为学生创设愉悦、轻松、自主、开放的学习空间和语文实践环境,引导学生立足文本语言,凸现语文本体,在浓浓的语文味中弘扬人文,积淀精神;努力实现"简简洁单教语文,完完全全为学生,扎扎实实求进展"的教学理想。下面,我就"以人为本、以学定教"的教学理念指导下,先来谈谈对教材的理解和分析。 二、教材解读 《大青树下的小学》是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第一篇精读课文。文章描写我国边疆地区的一所大青树下的小学,在学校里,各民族的小学生身着明丽的服装,把学校装饰得绚丽多彩;古老的铜钟,还有凤尾竹,更增加了学校的乡村气息和民族特色。来自不同民族的学生,穿戴不同,语言不同,但都成了好伴侣,在祖国的大家庭里,在明丽的五星红旗下共同生活,在同一间教室里学习。孩子们课上仔细读书,课下尽情玩耍,连小动物也来倾听读书和来看吵闹,可见对孩子们的美好生活是多么艳羡。这表达了祖国各民族之间的友爱和团结。表达了学校团结的气氛,反映了学校的快活、祥和气氛。课文中联系课文内容,配备了精致的插图。课文层次清楚,先写上学的路上和来到学校时的情景,再写课上和课下,最终以骄傲赞美的感情点题:这就是我们可爱的小学,一所边疆的小学。除对学校秀丽与团结的描写是本文的特点外,在语言表达上也很有特色。 依据课文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本课教学我支配两课时来完成,下面,我就具体说说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教学目标 1、学问目标:认识"坝、汉"等 10 个生字。会写"晨、绒"等 13 个字。能正确读写文中的词语。 2、力量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想象课文描写的画面,读出对大青树下的小学的宠爱之情,背诵自己宠爱的部分。 3、情感目标:了解大青树下的小学学生美好的学习生活,体会课文表达的骄傲感和赞美之情,并受到民族团结的教育。 教学重点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通过对课文的整体把握和对重点词句的理解,了解我国各民族儿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