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动中国 2024 年度人物》事迹观后感 《感动中国 2024 年度人物》事迹观后感 1 3 月 3 日,感动中国 2024 年度人物朱彦夫的女儿在颁奖现场展示父亲书写的“光荣属于二连”“感动中国”。 3 月 3 日晚,“中国人的年度精神史诗”《感动中国 2024 年度人物颁奖盛典》如期而至。彭士禄、杨振宁、顾诵芬、吴天一、朱彦夫、中国航天人、苏炳添、陈贝儿、张顺东李国秀夫妇、江梦南等获得“感动中国 2024 年度人物”荣誉。 感动中国,感动你我。从 2024 年到 2024 年,《感动中国》已走过 20 载。20 年来,一个个发光发热的名字,一段段感人至深的故事,既呈现出普通百姓工作生活的点点滴滴,又实录了社会变迁、时代前进的铿锵足音,其中历久弥新的中国精神力量,穿透时间的隧道,照亮过去、现在和未来。 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长久生存的灵魂,唯有精神上达到一定的高度,这个民族才能在历史的洪流中屹立不倒、奋勇向前。走过 20 年,《感动中国》为何依旧打动人心?颁奖词靠什么征服一批批观众?记者采访了《感动中国》总撰稿刘凯等主创人员。 平凡铸就伟大、英雄来自人民,年度人物的感人事迹全面展现了新时代中国的精神风貌 一幅厚重长卷被缓缓展开,红底洒金纸上,启功先生亲题的“感动中国”四个字缓缓出现。紧接着,一个个闪光的名字,一张张感人的照片,一幕幕熟悉的画面,书页犹如片片“龙鳞”,记录了《感动中国》创办以来留下的感动瞬间……这是《感动中国2024》宣传片中的画面。 不知不觉间,这档栏目已陪伴观众走过 20 年,那些平凡英雄的精神事迹感人至深,人格力量更是震撼人心。 今年的开篇人物将目光聚焦在归根清华、为中国科学进展作出重要贡献的百岁物理学家杨振宁身上。 1971 年,乒乓外交打破了中美之间长达 20 余年的僵局,当美国刚发布公告解除外国人访问中国的禁令时,思乡的杨振宁就迫不及待地踏上了归途。在受到阻碍没能回国的岁月里,杨振宁用无可辩驳的学术实力取得了多项顶尖的科学成果,使他背后的“中国”二字越发熠熠生辉。回国定居后,杨振宁为吸引中国顶尖科学人才倾尽心血,始终关怀中国重大科学工程及科技决策,继续用他的科学精神和学术人格,在中国科学界起着显著的引领作用。 从中华少年,到爱国游子,到归根老人,岁月须臾而过,杨振宁用 50 年的时间回应邓稼先“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同途”的约定,拳拳赤子心令人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