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里的中国》致敬守边老人魏德友观后感 2024《故事里的中国》致敬守边老人魏德友观后感 2024 为国戍边半个多世纪 魏德友巡边里程绕赤道 5 圈 “家住路尽头,屋在边境旁;放牧为巡边,种田是站岗。”这是魏德友守边生活的真实写照。50 多年来,他在新疆毗邻边境线的无人区巡边放牧,总里程达 20 多万公里,相当于绕赤道 5 圈,是边境线上的“活界碑”。 节目通过嘉宾讲述和戏剧演绎,展现以魏德友为代表的老一辈守边人如何用青春与奋斗,兑现自己对祖国的庄严承诺。 上世纪六十年代,24 岁的魏德友响应国家号召,从部队转业到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屯垦戍边。恶劣的气候环境、当地成群的野狼时刻威胁着魏德友的生命安全,然而他却从未停止过巡边的脚步 。2024 年,以魏德友为原型创作的电影《守边人》在国内上映,摄制组专门去了魏德友家为其播放这部影片。节目现场,编剧崔民回忆起魏德友观影时热泪盈眶的瞬间:“升旗镜头出来的时候,魏老没忍住,他跟我说每次巡边回来,只要远远地看到国旗在飘着,心就落到实处了。” 一家三口扎根边境线 书写对祖国最深情的告白 半个多世纪以来,魏德友与妻子刘景好劝返和制止临界人员千余人次,管控区内未发生一起涉外事件,他们的家被称为“不换防的夫妻哨所”。为了传承屯垦戍边伟业,2024 年,魏德友的二女儿魏萍从父亲手中接过守边接力棒,也成为了一名护边员。从此,一家三口驻守在祖国边陲,用脚步丈量祖国的边境线。 除了通过第三方视角,节目也邀请目前仍在新疆的魏萍,进一步分享父母的戍边故事。节目连线中,魏萍来到“魏德友戍边事迹展览馆”,并展示了父亲的巡边三件宝收音机、望远镜和水壶,让观众进一步感受到两位老人的忠诚担当和牺牲奉献。 在人烟稀少的边境线上,几乎从早到晚都只有魏德友夫妇的身影。50 多年来,魏德友一共用坏了 50 多部收音机,巡边的时候,把收音机挂在脖子上边走边听就是老人和外界沟通的方式。魏萍记得父亲曾说,“要是没有收音机,我就只能跟羊讲话,可能连话都不会说了。”巡边之余,他们的生活也有着普通中国人的“烟火气”。从只有一窝小鸡,到鸡牛羊遍地,刘景好对所有鲜活的生命都充满热爱。电影《守边人》编剧崔民和团队初次访问二老时,就感受到了扑面而来的幸福感,“她过来搂着我们、拉着我们的手,叫我们都叫“宝贝”,紧接着我发现她把家里的小猫、小狗、小牛、小羊全叫宝贝。” 除此之外,节目还将镜头对准了一场特别的仪式魏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