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蒙老兵》观后感个人学习心得体会 10篇 《沂蒙老兵》观后感个人学习心得体会范文一 长在农村,入伍参军,退伍后再回到家乡——昔日扛枪杆,保家卫国;今日拿锄头,造福百姓。特别的成长轨迹,给予了返乡退役军人一段宽阔人生,而他们的冷暖、苦乐、坚守和荣耀都值得被更多人看到。 在日前刚刚闭幕的第三届中国农民电影节上,一部关注返乡退役军人的影片《沂蒙老兵》获得了“适合农民观看的乡村题材故事片”奖。 一诺千金:回乡老兵的故事不简单 八百里沂蒙,是沂蒙精神的诞生地。青山崮老支书在临终前嘱托退伍军人出身的李德崮,一定要“带着乡亲们从穷坑里爬出来”。新支书李德崮一诺千金,但这脱贫之条路却走的异常艰辛—— 有多难?影片公映在即,听听女一号八奶奶的扮演者国家二级演员郭亚菲给我们的剧透——为了给村里的饲料厂筹钱,八奶奶想到去银行贷款,当她抱着家里最“宝贵”东西到银行做抵押时,却被银行一口拒绝。 原来八奶奶带来的是老伴当年的“军功章”,自己的“红嫂证”,闺女的“劳模证件”,婆婆的“支前模范证”……听银行工作人员明确说“不行”,这位老“红嫂”的耿直劲儿就上来了!一段慷慨陈词让人泪目。最后贷款成没成? 演员郭亚菲:《沂蒙老兵》八奶奶贷款被拒,走心陈词,让人泪目 要带大家“爬出穷坑”,许多现实的困难横亘在新支书李德崮面前——扶贫搬迁有些百姓不理解不配合、青山绿水面临急功近利的挑战、为了留住人才他甚至大着胆子“伸手”向党组织“跑官要官”……最终,他排除万难,用一位退役军人的使命担当,花了整整十五个年头实现了当初对老支书的承诺。 影片中的男一号李德崮,由知名演员肖荣生扮演。他感受最深的是对这个角色“农民”+“军人”双重身份属性的塑造: 演员肖荣生:《沂蒙老兵》刻画返乡退役军人的双重本色 因为真实:这部不“煽情”的电影,让人很“动情” 《沂蒙老兵》总策划邵维祥介绍,为了让故事和情感最大程度贴近真实,影片筹备前期,他们进行了大量采风,收集到了 100 多名回乡退役军人干事创业的感人事迹。 “最难忘的是贵州省思南县的王明礼”,邵维祥告诉我们,王明礼是曾参加自卫反击战的老兵,被炮弹炸断左腿,退役后,他拖着 6 斤的假肢,带领家乡百姓把荒山石岭变成了 4000 多亩的生态茶园,让乡亲们的人均年收入增加了近 7 倍。 沟通中,王明礼的一句“军人就是奉献,就是牺牲。虽然我们脱下了军装,但军人的本色不能变”,让同是退役军人的邵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