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恶性胶质瘤放射治疗临床研究进展 邓美玲 吴少雄 陈忠平 脑恶性胶质瘤,也称高级别胶质瘤(High Grade Glioma,HGG,即WHO 分级系统中定义的Ⅲ和Ⅳ级),是成人最常见的颅内原发恶性肿瘤。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原发脑肿瘤的年发病率平均约为 10~20/10 万人[1 ],而胶质瘤占 45%~60%左右,其中超过 3/4 为恶性胶质瘤。脑HGG 好发于中老年人,近 25 年来其发病率以每年 1.2%的速度呈逐年上升的趋势[2 ]。手术切除是脑恶性胶质瘤的首选的治疗方法,但由于其恶性程度高,侵袭性强,与周围脑组织常无明显的界限,再加上解剖位置的特殊性,手术往往难以彻底切除干净,术后几乎毫无例外地复发,预后极差。术后放疗早在20 世纪70 年代已被证实是脑恶性胶质瘤的标准治疗手段,有助于降低局部复发率,可将 胶质母 细 胞 瘤患 者 和间 变 性星 形 细 胞 瘤患者 的中位生存 期 分别提 高至 9~12 个 月 或 25~36 个 月 [3 ]。本 文 将 对 近年来恶性胶质瘤的放射治疗研究进展进行 回 顾 。 1. 对 放疗靶 区 定义的研究 放疗的靶 区 实现 了 由全 脑放疗到 局部放疗,由单 纯 解剖影 像 学 定位到 功 能 影像 学 与解剖影 像 学 结 合 定位的转 变 。在CT或 MRI等 出 现 以前 ,对 恶性胶质瘤主 张全 脑放疗。近20余 年来,由于CT或 MRI在HGG中的广 泛 应 用 以及 越 来越 多 的临床研究证实,脑HGG超过80%以上的复发在CT或 MRI所 见的肿瘤周围2cm以内,且 全 脑放疗40Gy后再缩 野 至 局部照 射20Gy与局部放疗60Gy相 比 ,患 者 的局部控 制 率和生存期 无明显差异 ,但全 脑放疗的患 者 毒 性会 增 加[4 ]。因 此 ,目 前 除非 有临床播 散 的证据,否 则 ,对 脑HGG主 张 行 局部放疗。 尽 管 传 统解剖影 像 学 如 MRI已成为目 前 HGG的标准诊 断 手段之 一 ,但MRI对 脑肿瘤检 测 的特异 性和准确 性较 低,分别仅 为53%和68%。由于手术创 伤 可造 成血 脑屏障 (BBB)受 损 和术腔 周围组织水 肿,MRI难以将 术后肿瘤的残 留 与手术创 伤 所 引起 的非 特异 性改 变 明确 分辨 开 来,从 而影 响 了 术后放疗靶 区 的准确 设 定。功 能 影像 学 如 SPECT、 PET、 MRS等 可提 供 肿瘤代谢 、 生理 及 分子 生物 学 的改 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