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锦瑟》教学设计doc

《锦瑟》教学设计doc_第1页
1/3
《锦瑟》教学设计doc_第2页
2/3
《锦瑟》教学设计doc_第3页
3/3
《锦瑟》教学设计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1.知人论世,了解李商隐凄美的一生。2.了解李商隐创作《锦瑟》的背景。过程与方法:1.通过诵读诗歌,把握《锦瑟》的情感。2.通过与“花儿”比较阅读,理解作者在诗歌中表现的思想情感。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学生理解《锦瑟》是首朦胧诗,诗歌表达的感情(悼亡、恋情、自伤身世等)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教学重点 把握诗歌的情感和意境。教学难点《锦瑟》主旨的把握。教学方法诵读、点拨、与“花儿”比较阅读、合作探究。教学课时1 课时教学过程一、诗词导入 师生共同回忆李商隐诗词名句,导入新课。1.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2.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3.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二、知人论世及解题(多媒体)。李商隐(约 813—约 858)晚唐诗人。字义山,号玉谿生,出身小官僚家庭。曾三次应进士考,终得中进士。曾任县尉、秘书郎和川东节度使判官等职。因受牛(僧儒)李(德裕)党争影响,潦倒终身。 他的主要成就在诗歌的艺术上,特别是他的近体诗,其中的优秀篇章都具有深婉绵密、典丽精工的艺术特色。他一生大约创作了六百多首诗,有《李义山诗集》。 这首七律为李商隐(享年 47 岁,可惜才高命薄)离世前不久之作,凝缩着诗人匆匆一生跌宕流离的命运,失落沮丧的际遇,讳莫如深的情感,梦幻绮丽的爱恋……,这一切,又如同他名姓中的那个“隐”字一样,影影绰绰,朦朦胧胧,依稀仿佛,似有似无,感觉得到,捉摸不住,只可意会,不可言传,那美学境界吸引着千百年的中国读者。凡读过此诗,并稍稍了解李商隐生平者,无一不在煞费心思,绞尽脑汁,希望能从这首诗中更多地发现诗人,更深地理解诗人。于是,这首《锦瑟》便成为中国诗歌史上“斯芬克斯之谜”。三、朗读诗歌,整体感知 老师范读、学生个别读、学生集体读(感情基调:伤感哀怨)。四、诗歌赏析 1.首联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老师提问:这首诗题为锦瑟,写的是不是锦瑟呢写的是什么 学生探究:听琴兴感,都是触发联想,诱发文思。真正要说的不是“锦瑟”,而是“思华。“思华年”是主眼。这也是古诗常用的手法——托物起兴。老师讲解:诗人以“锦瑟”喻美好的“华年”,以“思”引发“无端”之问,点出自己因回首青春往事而引发的一声感慨。点出自己对人生价值的深深思考。 2.颔联、颈联“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1)学生合作探究沟通“庄周...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锦瑟》教学设计doc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