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评普鲁士最近的书报检查令》 1.简述风格就是人这一命题的内含? ⑴风格是作为写作主体的人的精神个性,反映着思想家、著作家和创作家的心灵世界内在的独特的意向和质态。⑵每个作家都应当有自己的风格和构成自己的精神个体性的形式。 2.马克思是如何论证风格的主体性因素和客体性因素的?马克思论证风格的主体性和客体性因素的辩证的统一性。一方面肯定了风格的主体性因素,他指出“同一对象在不同人身上会获得不同的反映。另一方面,他又十分强调风格的客体性因素。重视客体对象的特征、属性,尤其是外部世界的客观真理性对作家的创作个性和创作风格的制约性。 二、《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3.“劳动为工人生产了赤贫,为工人变成了畸形,经工人生产了愚钝和痴呆,因此,劳动不能创造美。”这一说法是否正确?为什么?错。马所说的:“劳动为工人生产了赤贫,使工人变成了畸形,经工人生产了愚钝和痴呆。”知识劳动的异化性质的表现,马克思关于“劳动创造美”的观点是建立在人的社会性的基础上的,人通过实践改造了现实世界,同时也就创造了美,人们经常接触到的精美制品,是生产劳动的产物,而美就是这些制品的一个属性。 4.“劳动创造了美,因此,劳动创造的一切必然都是美的。”这一说法是否正确?为什么? 答:错误马在《1844 年经济哲学手稿》中谈的主要是人在物质生产中的造型和美的问题,即使按美的规律来生产美的产品的问题,并不是说客观世界的美就使劳动创造的,也并不是劳动创造的一切都是美的。 5.“日月星辰等自然物没有打上劳动的印记,但它们也能成为人类的审美对象。”对吗?为什么?(非“人化”的自然物能否成为人类的审美对象?) 答:正确。因为自然现象直接或间接地与人的生活发生了联系,它已经随着人类社会实践的发展,被人们所认识和理解,已经成为人的生活和人的活动内的一部分。 当人们还不能物质地改变这类自然现象的时候,往往就在意识领域里来改变它,把它们当作精神生产的对象。 6 .“动物也生产,也为自己营造巢穴,因此,动物也接美的规律来建造。”对吗? 答:错误。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来建造;人却懂得按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怎样处处把内在的尺度运用到对象上去;因此,只有人才会按美的规律来建造。 7. 人的生产与动物的生产有什么本质区别? ⑴动物只是在直接的肉体需要的支配下生产,而人甚至不受肉体需要的支配也进行生产,并且只是不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