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自然灾害与防治(选修5) 第一章 自然灾害概述 一、自然灾害及其特点 (一)自然灾害 1.自然异变与自然灾害 自然异变:自然异变指自然界的各种变化或异常。 自然灾害:主要由自然界异常变化引起的,并对人类生命财产与生存环境造成危害的事件或现象。 关系:自然灾害是自然异变与人类相互作用的产物。自然异变本身无所谓成灾和危害,只有当它们作用于人类及其创造的各种物质财富上,并使之造成损失,才成为灾害。 2.自然灾害发生的条件 (1)要有自然界异常变化作为诱因; (2)要有受到损害的人、财产、资源等作为承受灾害的客体。 (二)自然灾害的影响 1.人员伤亡(也包括心理和精神创伤) 2.财产损失(直接经济损失和间接经济损失) 3.对自然资源和环境的破坏(特殊性:具有滞后性和隐蔽性) 衡量灾情大小的标准:( )与( )的数量、( )遭受破坏的程度 (三)自然灾害的特点 1.对人类社会往往具有严重的危害性 2.在发生时间与过程上有突发性和渐发性之分 3.发生的种类和频率往往具有区域性特征 4.一种自然灾害的发生常常会诱发其他自然灾害,最终形成灾害链 二、主要自然灾害及其分布 (一)地震灾害与地质灾害 2 1.地震 (1)构造地震的形成原因:当地壳中积累的地应力超过岩层所能承受的限度时,岩层便会突然断裂或错位,使长期积累的能量急剧释放出来,并以地震波的形式向四周传播,使地面发生震动,成为地震。 (2)构造地震示意图 ①震源:地球内部岩层破裂引起震动的地方,称为震源。 ②震中:地面正对着震源的那一点称为震中。震中附近振动最强烈、破坏最严重的地区成为极震区。 ③震源深度:震源到地面的垂直距离为震源深度。 ④震中距:地面上任何一点到震中的直线距离称为震中距。 ⑤等震线:把地面破坏程度相似的各点连接起来的曲线称为等震线。 (3)震级与烈度 ①震级:表示地震的大小 注意:A它与地震释放的能量多少有关; B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因为一次地震释放多少能量是一定的)。 C一般而言,5级以上的地震会造成破坏,7级以上的地震会造成重大损害。 ②烈度:表示地震时地面受到的影响和破坏程度。 注意:A一次地震,可以有多个烈度。 B一般来说:震级越大,烈度越大。除此之外,烈度还与震源深度、震中距、地质构造和地面建筑等有密切关系。 (4)世界主要地震带:环太平洋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 2.滑坡和泥石流 (1)滑坡 ①成因:是山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