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 年中英自考经济学(0800)名词解释题及答案汇总 1. 经济学:a 是研究人类行为的一门科学,它考察人们如何处理目的与具有多种用途的稀缺性手段之间的关系。b 是研究个人、企业、政府以及其他组织如何在社会内进行选择,以及这些选择如何决定社会稀缺资源的使用的科学。 2. 个体经济单位:指单个消费者、单个生产者和单个市场。 3. 理性人的假设:这个假设条件也被称为“经济人”的假设条件。“经济人”被假定为经济生活中的一般人的抽象,其本性被假设为利己的,“经济人”在一切经济活动中的行为都是以利己为动机的,力图以最低的经济代价去追逐个人最大的经济利益。 4. 完全信息的假设:指市场上每一个从事经济活动的个体(即买者和卖者)都对有关情况具有完全的知识,他们知晓时常价格和商品的需求和供给,并对商品本身的特性了如指掌。 5. 微观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一个重要部分,也叫“小经济学”,所研究的对象是个体经济单位。 6. 市场(微观经济学):指从事某一种商品买卖的交易场所或接触点。 7. 行业:指同一商品市场和提供产品的所有厂商的总体。 经济学 个体经济单位 理性人的假设 完全信息假设 微观经济学 市场 行业 8. 宏观经济学:是经济学的另一个部分,又被称为“大经济学”,研究的是总体经济行为与总量经济关系,要对经济运行的整体,包括社会的总产量、总收入、价格总水平和就业量等进行分析。 9. 劳动:人类生产过程中提供的体力和智力的总和。 10. 土地:指的不仅是土地本身,还包括地上和地下的一切自然资源。 11. 资本:可以表现为实物形态或货币形态。实物形态称为资本品或投资品。货币形态称为货币资本。 12. 企业家才能:指企业家组织建立和经营管理企业的才能,是一种无形的生产要素。 13. 自由市场经济:经济体制的一个极端是完全的自由市场经济,这种经济类型中根本没有政府的参与,由经济系统中的个人或公司做出与自身有关的所有经济决策。 14. 计划经济:完全的计划经济又称为命令式经济,是经济体制的另一个极端,在这种经济体制中,所有与资源配置有关的经济活动都由政府或通过政府指令来进行。 15. 混合经济:指既有时常调节,又有政府干预的经济。 16. 市场机制:指市场本身的运行,调节的方式和规律。 宏观经济学 劳动 土地 资本 企业家才能 自由市场经济 计划经济 混合经济 市场机制 17. 需求: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消费者在一定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