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河南地区“节能减排” 的调查分析 —河南大学 2010 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报告 实践人:马艳丽 院系:国际教育学院 2009级 实践日期:2010.7.16——2010.7.22 1. 报告题目 关于河南地区“节能减排”的调查分析 2. 实践目的 本次社会实践的目的是通过对节能减排的背景、形势、机制以及百姓在生活中节能减排的措施,了解节能减排的意义,总结分析城镇居民以及大学生响应节能减排号召的方式。 河南全省土地面积 16.7 万平方公里(居全国第 17位,占全国总面积的1.74%),人口居全国第一位。河南省是中华文明和中华民族最重要的发源地,既是传统的农业大省和人口大省,又是新兴的经济大省和工业大省。但是,我省节能减排工作仍旧刻不容缓。根据2009年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部门,对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2009年节能目标完成情况和节能措施落实情况的评价考核可知,我省 2009年节能目标责任评价考核结果为完成等级。根据国家统计局初步核算数,截至 2009年底,已完成“十一五”节能目标的有北京、天津 2个直辖市。 今年是我省开展节能减排工作的第 5年,也是我省完成“十一五”节能目标的最后一年。那么在这五年中,我省在节能减排工作上取得了哪些进步与成就,节能减排是否真正的走进了人民群众的生活。经过为期一周的调查,形成《河南省“节能减排”调查分析》一份。 3. 正文 1 ) 相关背景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提出了“十一五”期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 20%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 10%的约束性指标。这是党和政府对人民的庄严承诺。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会同有关部门制定的《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进一步明确了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和总体要求。其主要目标是:“到 2010年,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由 2005年的 1.22吨标准煤下降到 1吨标准煤以下,降低 20%左右;单 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低 30%。‘十一五’期间,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 10%,到 2010年,二氧化硫排放量由 2005年的 2549万吨减少到 2295万吨,化学需氧量(COD)由 1414万吨减少到 1273万吨;全国设市城市污水处理率不低于 70%,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到 60%以上。即能源供应基本满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能源节约取得明显成效,能源效率得到明显提高,结构进一步优化,技术取得实质进步,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显著提高,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能源宏观调控、市场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