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页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第3 单元第11 课 《把盐放到水里》 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课的内容是在学生学习过苏教版一年级下册第六课《盐和糖哪儿去了》的基础上进行的教学。由于学生在之前已经掌握了溶解与不溶解的概念,认识了哪些物质能够溶解,哪些物质不能够溶解。在此基础上,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能够掌握影响溶解快慢的因素,初步认识对比实验的方法,能够了解物质能溶于水的量有一定的限度,不同物质在相同体积的水中溶解量是不同的。最后能够初步了解用过滤、蒸发的方法分离水中的不溶物。本课的知识点较多,因此我把本课分为两个课时,我所教授的是第一课时,主要通过两个实验让学生了解到温度对溶解量的影响,认识到物质能溶于水的量是有一定限度的,不同物质在相同体积的水中溶解量是不同的。 二、学情分析 中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了解了一些科学知识,能够用科学的观点去看待周围的事物。但他们对科学问题的解释还只是停留于表象,他们知道盐可以溶于水,了解什么是溶解,但对于什么因素影响溶解的快慢,溶解有没有限度这些问题还是模糊不清。 三、学习目标 (一)探究影响盐在水中溶解快慢的因素,掌握对比实验设置的方法; (二)能够测 量出 100 毫 升 水中能溶解多少 盐; (三)能够理 解物质能溶于水的量有一定限度,不同物质在相同体积的水中溶解量的是不同的。 四 、重 点难 点 第 2 页 重点:了解影响物质溶解快慢的因素。掌握对比实验方法。 难点:能够理解物质能溶于水的量有一定限度,不同物质在相同提及的水中溶解量的是不同的。 五、教法学法 实验法、讨论法等。 六、教学准备 烧杯,冷水、热水、沙子、盐、糖、搅拌棒、课件等。 七、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师:同学们,在一年级的时候,我们学习过《盐和糖哪儿去了》谁还记得当时我们的实验是怎么做的? 2、学生回答。 (预设回答:把盐和糖倒进水杯中搅拌,看看它们有什么变化) 3、师:那么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把盐放到水里这个问题。 (板书课题:把盐放到水里) 4、师:现在我们就把同样多的盐放入同样多的(100 毫升)冷水中时,你发现了什么?溶解了,但是并没有全部溶解?谁能想想办法让它溶解呢?(边解说边动手进行演示实验) (预设学生回答:用搅拌棒搅拌,盐不见了、盐溶解了) 5、师:静置一会,我们现在来观察一下前面 两 个烧杯里面 的溶液 ,你发现它们有什么不同吗 ? (预设学生回答: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