躬耕笔墨天地间锺建新先生,人称“陀枪画家”,三岁握画笔,五十载矢志不移。博览群书,吸纳中西文化之精华,自学成才,画作延续中华文化之气韻,抒发内在之思维。将艺术融入生活,经营艺术餐厅十几载,从生活感知艺术,创建了别具风情的私人艺术馆。一卷巨画《天下大同》,书画香港百年历史,“呼吸的石头”系列,尽展“石纹画法”之独特……他,渴望以艺术让世人找回真、善、美,以特有的文人气质与情怀,躬耕笔墨天地间。自学成才,陀枪画家——三岁画画,五十载坚持香港新界,地域宽阔,丘陵起伏,风光旖旎,过去为香港最主要的农业生产区,在这片秀丽的田园风光中,培育出了一批香港本土艺术家,“陀枪画家”、“中国新水墨派”画家、“石纹画法”创建者——锺建新先生即是其中一位。六十年代,锺建新先生出生在新界,父亲靠农业养殖谋生,爷爷锺其美为清末岭南画派画家。然而,谈起他与艺术的渊源,以天性秉然更为妥贴。三岁时,父亲递给他纸和笔,他便将父亲的老爷车简单地描绘了出来,彰显出不凡的艺术天赋,也因此在无形中开启艺术之门。1975 年,小学毕业时,锺建新先生,碰巧遇见一位学校杂工叔叔作画,得知这位叔叔毕业於广州美院、水彩画十分出色後,恳求送其两幅水彩,这一年开始,他对水彩创作十分着迷。1977 年,家道中落,因支付不了高昂学费,父亲便製了一只木脚架送予他画画,自始,热衷写生的他,取笔纸写生於田野、河流、林地之间,常乐而忘返,又存零钱购买世界各地名师之画册,仔细钻研,从中慢慢摸索自己的风格。中学毕业後,锺建新先生凭借 A 级会考成绩及良好的艺术基础,寻得一份设计,因工作关係,又学习了油画,並在 1980 年,开始以教人画画为兼职,当时的他不过 17 岁,艺术之路进一步延伸。数年後,人生辗转,锺建新先生考上警察,期间,仍旧未曾丢棄画笔,报读了香港理工设计夜校课程及香港中文大学校外进修学校的水彩文凭课程,还在香港公开大学修读中国文史哲……将艺术路与警察之路相结合,锺建新先生有着明确的方向,“做任何事都要有自己的目标,排除万难,坚定不移。”他在警察的岗位上将自己的能力发挥得淋漓尽致,历经九年,岗位得以晋升,相比大多人少用了六七年。与此同时,自学成才的他,深谙国画的工笔画及西方画的立体透视感並将两者融为一体,再融入中国人的情操与修养、孔孟儒家之思维,故而,建立起前所未有的个人风格,在水墨画上应归位於“中国新水墨派”。其作品亦受到了艺术界的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