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 题: 一、压 强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什么是压力,会画压力的示意图,知道压力的的效果跟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 积的大小有关; (2 )知道国际单位制中压强的单位及其意义; (3 )知道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并能这一方法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和判断; (4 )能用压强公式进行简单的定量计算. 【过程与方法】 ⑴通过组织学生探究压力作用效果的实验过程,知道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并能建立压强定义公式。 ⑵进一步学习用比值法来表征事物的特征,学会用定量的方法研究物理问题。 (3)通过多个实验现象的归纳,认识力的作用的相互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经历测量人体对地面压强的过程,培养乐于和他人合作进行探究的团队精神,初步掌握测量、计算、表达能力及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1 )压强的概念和压强公式; 【难点】压强公式的应用 【器材】学生探究实验器材:自制压力小桌,10×10×5厘米 3的塑料泡沫,质量为 200克的砝码,50克的砝码各一个,细砂,海绵、玻璃杯、铅笔等 教师演示器材 :汽球,图钉,鸡蛋等 【课型】新授课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将一气球置于讲台上让班上个最高力最大的男生用手掌压气球,因气球打气不很足,他必费九牛二虎之力才能压破球,接下来叫一个个头最小的女生(偷偷给她一根针)。她只要轻轻一碰气球便破了,学生必大笑。此时设问为什么?从而引入新课。 二、合作交流 解读探究 1 . 压力 【做一做】用两摞书作桥墩,一张偏厚纸板做桥面,再放上一重物,此时桥面压弯了,设问为什么?分析原因是受一向下压的做用力。 举例:老师站在讲台上受什么力(重力和支持力),讲解地面支持了老师(要不老师不掉地下去了),老师也压了地面。 【画一画】请同学们观察分析书本图 9 -1 例子的三副图并在练习本上画出三副图中物体对表面的压力示意图。同时请三位同学在黑板上画,各画一图。同学们作图时,教师来回巡视,了解学生作图中的错误。 【提示】教师提醒学生注意发现问题,讲评学生作图情况,错误的进行纠正,并用红色 粉笔把压力突出出来。 【议一议】讨论思考以上图中物体对受力表面的压力有什么共同特点? 【点拨】压力是由于物体形变产生的。压力作用在接触面上,压力的方向跟接触面垂直,指向受力物体。 【小结归纳】(板书) (1)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