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所得税纳税筹划意义及方案 1 实施个人所得税纳税筹划的必定性 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收入组成的多元化,使得群众需要缴纳的个人所得税日益增多,而缴纳税金的多少直接影响人民生活质量,在西方国家,纳税人对纳税筹划早已是耳熟能详,而在我国,纳税人对纳税筹划还处于不能正确理解和运用的阶段,再加上税务机关的依法治税水平距离发达国家尚有距离,尤其是个人所得税征管水平低造成的各种问题,导致征纳双方对各自的权利和义务都不够了解。寻求公正税负,寻求税负最小化,是纳税人的普遍需求,也是纳税人的一项权利。我国正处于税制变动频繁冗杂的阶段,如何在保证个人消费水平的稳定和提高的同时又不增加纳税负担,成为个人所得税纳税筹划的职责所在。 2 纳税筹划的进展历程及意义 2.1 纳税筹划进展历程 〔1〕纳税筹划在国外的进展。纳税筹划思想的提出最早是由英国上议院议员汤姆林爵士于 20 世纪 30 年月在“税务局长诉温斯特大公”一案中提出的,他说“任何人都有权支配自己的事业,根据法律这样做可以少缴税。为了保证从这些支配中得到利益……不能强迫他多缴税”。这是法律第一次对税收筹划做出认可;纳税筹划于 20 世纪 50 年月呈现出专业化进展态势,1959 年成立的欧洲税务联合会明确提出纳税筹划的概念;与此同时,纳税筹划的讨论也开头向纵深化进展;目前在欧美等发达国家,纳税筹划在理论上有比较完好的讨论成果,在实践中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纳税筹划已经进入到比较成熟的阶段。 〔2〕纳税筹划在国内的进展。我国纳税筹划的起步比较晚,从 20 世纪 80 年月开头,纳税筹划与偷税漏税进入分别阶段;90 年月纳税筹划开头与避税节税相分别,在此阶段我国消逝了第一部纳税筹划专著《税收筹划》,由我国有名经济学家唐翔编著,此书首次将避税与纳税筹划区分开来;2000 年后纳税筹划进入公开化阶段,政府确立了纳税筹划的法律地位,国家税务总局在机关报《中国税务报》开拓了纳税筹划专栏,明确了纳税筹划的主动意义。以此为契机,全国各高校、讨论机构纷纷举办纳税筹划培训班,普及税务学问。由于个人所得税税负的轻重直接关系到纳税人及家庭的净收入,因此个人所得税纳税筹划成为纳税筹划的重点。 2.2 个人所得税纳税筹划的意义 〔1〕有助于纳税人实现利益最大化,维护自身利益。纳税义务人在不违反国家税法的前提下,提出多个纳税方案,通过比对选择税负最少,对自己最有利的方案,一方面可以削减个人所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