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礼仪 中国素有“礼仪之邦”之称,正所谓有礼仪之大谓之夏。中国礼仪以周为最,中国古代一般推行周礼。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中国传统礼仪,期望对您有所关怀,欢送大家阅读参考学习! 古代礼仪 九拜 我国古代特有的向对方表示崇高敬意的跪拜礼。?周礼?谓“九拜”:“一曰稽首,二曰顿首,三日空首,四曰振动,五日吉拜,六日凶拜,七日奇拜,八日褒拜,九曰肃拜。”这是不同等级、不同身份的社会成员,在不同场合所使用的规定礼仪。 跪 两膝着地,挺直身子,臀不沾脚跟,以示庄重。如?廉颇蔺相如列传?:“于是相如前进瓿,因跪请秦王。 坐 古代席地而坐,坐时两膝着地,臀部贴于脚跟。为了表示对人敬重,坐法颇有讲究:“虚坐尽后,食坐尽前。”“尽后”是尽量让身体坐后一点,以表谦恭;“尽前”是尽量把身体往前挪,以免饮食污染坐席而对人不敬。 座次 古时官场座次尊卑有别,格外严格。官高为尊居上位,官低为卑处下位。古人尚右,以右为尊,“左迁”即表示贬官。?廉颇蔺相如列传?:“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古代建筑通常是堂室构造,前堂后室。在堂上进展的礼节活动是南向为尊。皇帝聚会群臣,他的座位确定是坐北向南的。因此,古人常把称王称帝叫做“南面”,称臣叫做“北面”。室东西长而南北窄,因此室内最尊的座次是坐西面东,其次是坐北向南,再次是坐南面北,最卑是坐东面西。?鸿门宴?中有这样几句:“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项王座次最尊,张良座次最卑。 席次 古代宴会席次,尊卑很有讲究。一般筵席用的是八仙桌,桌朝大门,其位次如下:位尊者居前,8 是仆人席位。假设客多,可设两桌、三桌或更多,有上桌与散座的区分:上桌与单席的位次违反,散座那么不分席次。 冠礼 古代男子成年时(二十岁)加冠的礼节。冠礼在宗庙中进展,由父亲主持,并由指定的贵宾给行冠礼的青年加冠三次,先后加缁布冠、皮弁、爵弁,分别表示有治人、为国出力、参加祭祀的权力。加冠后,由贵宾向冠者宣读祝辞,并给起一个与俊士德行相当的美“字”,使他成为受人敬重的贵族成员。由于男子二十岁行冠礼,所以后世将二十岁称作“弱冠”。 传统礼仪 九宾之礼 是我国古代最隆重的礼节。它原是周朝天子特地用来接待天下诸侯的重典。周朝有八百个诸侯国,周天子按其亲疏,分别赐给各诸侯王不同的爵位,爵位分公、侯、伯、子、男五等,各诸侯国内的官职又分为三等:卿、大夫、士,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