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设计教案 第 一 章 :绪论第 1、2 节: 1、书籍、装帧的概念 2、装帧设计的要素授 课 时 数:3 课时教 学 目 的: 通过理论讲述认识书籍的概念、形态,并了解装帧设计的各要素的具体内容和设计要求教学重点和难点: 理解现代书籍的概念,对书籍的概念、形态和基本要素有清楚的认识,教 学 方 法:理论讲述对 学 生 要 求:能掌握书籍的概念和书籍设计的各要素,识记书籍设计中的专业名词授 课 内 容:第一章 绪论第一节 书籍、装帧的概念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给“书籍”下了一个定义:“除了封面,不少于 49 页,非杂志性的印刷物”,这个界定是说书籍必须有一定量的文字或图,有不同于杂志的形式,同时不是手抄而必须是印刷品,并且是附着在纸张这一材料之上的读物。对装帧的理解:杉浦康平:“从‘装帧’进展到‘图书设计’,标志着自 60 年代以来日本出版界围绕着书的设计,出现的一种观念的变革,崭新的‘书籍设计’已经无法用‘装帧’这一词来加以概括,我们开始使用‘图书设计’这一词汇。”第二节 装帧设计的要素从文稿到图书的形成,每一个环节都需要构想与策划。装帧设计是书籍产生的施工蓝图,通过植字制版、印刷装订及材料的应用,生产成书,在视觉直观上使读者感到赏心悦目,爱不释手,引起读者的兴趣,进而受到教益,陶冶情操,达到作者与读者沟通的目的。一本书的整体设计在制定设计方案时概括起来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开本大小及形态的选择2、书籍外观部分的设计 3、书心的图文版式编排 4、零页的设计 5、插图的绘制6、印刷工艺的选择与应用7、材质的选择与应用总结:装帧艺术表现的对象是书,装帧的形式必定受到书的内容制约,装帧设计要准确地反映书籍内容,其从属性是毋庸置疑的。形式服从于内容并不是简单的认为封面的设计服从书籍的内容,而是除了反映书的内涵外,还要适应人们的审美需要,形式美对于书籍装帧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形式与内容的问题之外还要考虑书籍装帧的民族性与时代性,文化性与商品性,艺术性与科学性,从属性与独立性。 课 外 作 业:阅读教材相关章节 注:教案以每次课为单元进行编写,每次课是 2 学时或 3 学时第 二 章 :装帧艺术的进展史第 1、2 节: 1、中国的装帧艺术史 2、外国的装帧艺术授 课 时 数:3 课时教 学 目 的: 通过理论讲述认识书籍的中、外进展史教学重点和难点: 了解书籍的起源、进展、现状教 学 方 法:理论讲述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