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人才流动环境助力脱贫攻坚心得体会 优化人才流动环境聚力效应助推脱贫奔康进程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激励引导人才向艰苦边远地区和基层一线流动的意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仔细贯彻落实。“激励引导人才向艰苦边远地区和基层一线流动”,组织部门肩负着重责与不可推卸的使命,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始终坚持党管人才的原则,不断完善人才培育吸引流动和激励保障机制,才能让各类人才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这也是基层一线,特别是肩负着党管人才的我们需要积极探究和努力的方向。 “千秋基业,人才为先”,地处川滇藏的巴塘县,始终坚守“人才越多越好,本事越大越好”的进展理念;积极实行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引进政策,聚天下英才而用之。今年以来,巴塘县以人才需求为导向,多措并举大力实施“人才强县”战略,积极营造选才引才聚才留才育才用才环境。 放宽视野,面对内地选才。坚持“不拘一格注重能力注重实绩”的选拔标准,打破地域年龄学历等限制条件,打破部门行业身份壁垒,面对内地人才发放“英雄帖”,大力选拔医疗教育等方面有贡献的各类人才,不断拓宽引进人才范围和渠道,聚天下英才而用之,服务经济繁荣社会事业进展。 搭建平台,多措并举引才。一是主动对接各类人才,县政府分管副县长带队,各相关部门负责人前往成都,与有意愿到巴塘工作的人才主动对接,积极宣传人才引进政策,达成引进人才意向性协议。二是主动对接上级主管部门,县人社局人才办多次与州级主管部门汇报,着力解决人才引进事业编制等相关问题。三是坚持党管人才原则,于 5 月分别召开县政府常务会议和县委常委会议,专题钻研人才引进工作,为引进人才打通“最后一公里”;在全县干部群众中树立“寻觅人才求贤若渴,发明人才如获至宝,举荐人才不拘一格,使用人才各尽其能”意识。四是建立柔性与刚性互为补充的双轨引才留才机制,优化人才引进政策,出台[关于建立正向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干部职工积极性的意见],对刚性引进的高学历高层次紧缺专业人才一次性发放安家补助 8 至 60 万元。对在职取得硕博学位一次性奖励 2 至 5 万元的正向激励政策。 落实政策,真金白银聚才。制定出台并落实人才刚性引进政策,办理正式录用手续并与用人单位签订 10 年以上聘用合同,一次性安家补助标准:硕士提高到每人 30 万元博士提高到每人 50 万元正高级职称专业人才提高到每人 60 万。对引进的人才及时兑现各类奖励政策,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