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关于弘扬伟大脱贫攻坚精神心得体会【9 篇】 弘扬伟大脱贫攻坚精神心得体会 破除形式主义 决胜脱贫攻坚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持续解决困扰基层的形式主义问题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强作风保证的通知》,强调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提供坚强作风保证。马克思曾言,“假如形式不是内容的形式,那么它就没有任何价值了。”历史表明,形式主义问题解决好了就能推动国家事业进展,反之,就会给国家事业带来严重危害。在“两个一百年”交汇期的重要历史关口,必须下大力气破除形式主义,确保脱贫攻坚顺利收官。 痕迹管理要弱化,实绩管理要强化。近来,形式主义花样翻新,打着真抓实干的幌子,要求凡事留痕,学习要心得、走访要图片、会议要记录、调研要材料,凡此种种皆要佐证资料,痕迹化管理俨然落入留痕主义的窠臼。扶贫工作者本应下沉到田间炕头,却只能辗转于会议室和办公桌,开不完的会、写不尽的会议记录、没完没了的报表及整理不清的台账……软件资料扎实厚重,调研走访时空却被大大压缩。留痕主义错把管理手段作目标,让痕迹误了实绩。以形式主义反对形式主义,基层减负沦为一句空话。 迎检之风要弱化,务实之风要强化。身为扶贫工作者,就是要为困难群众解愁解困解难,让贫困户顺利脱贫,让所有同胞共奔小康之路。然而,个别地方个别人员仍然盛行迎检之风,一切工作围绕迎检展开,检查的重点即是工作的重中之重,检查未涉及的工作便放置一边,整天忙于在办公室算贫困户的收入账,抑或忙于入户教贫困户“口述”以应对检查。本末倒置,只求面子,不顾里子。不仅做不到“素面”迎检,甚至“浓妆艳抹”,看不清原来面目。 被动执行要弱化,主动执行要强化。在压力型体制之下,上级动员部署,下级贯彻落实,让基层工作者在扶贫工作中失去了主观能动性。作为打通脱贫攻坚“最后一公里”的关键施工者,一线扶贫人员失去了自主权,一旦上级拍脑袋决策,就会出现瞎规划乱指挥的情况,甚至背离客观规律。上级的动员往往演变成命令式指示,层层开会、级级发文,调门越喊越高,码数越加越大,最后全压到基层扶贫人员肩上。基层扶贫工作者疲于应付文山会海,压力大、动力弱,脱贫攻坚本职工作无暇顾及。 运动治理要弱化,常态治理要强化。对于脱贫攻坚工作开展过程中的问题本应立查立改,并将其制度化法律规范化法治化,促使整改落实常态化。而现实情况却出现喊口号的运动式治理,一旦检查发现问题,便要求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