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县建立容错纠错机制工作情况汇报 调研组各位领导: 根据调研要求,现就我县建立容错纠错机制工作情况做简要汇报: 近年以来,我县仔细学习《中央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以《党政干部容错纠错实施办法(试行)》为依据,坚持实践第一,勇于探究,积极营造了敢于创新、敢于担当、合理容错、加快进展的良好进展环境。 一是健全领导机制,为开展容错纠错工作提供组织保障。建立容错纠错机制,宽容干部在改革工作中的失误是中央、省市的新论断,我县通过会议传达、专家解读等多种形式,以正面舆论为导向,及时把容错纠错要求浸透到方方面面,真正做到了人人知晓、入脑入心。为顺利推动容错纠错工作开展,成立了县委书记任主任,县纪委书记、县委组织部部长任副主任,县纪委、县委办公室、县委组织部、县委宣传部、县委改革办、县政府法制办、县人社局等为成员单位的县容错免责评估审查委员会,负责受理、评审容错免责各项工作事项。并多方学习借鉴,讨论制定了《党政干部容错纠错实施办法(试行)》,从容错的基本原则、适用范围和程序、实施主体和方法、结果运用等方面进行了明确规定,为容错纠错提供了依据,指明了方向。 二是明确容错要件,为开展容错纠错工作提供政策依据。容错纠错机制政策性强,我县坚持依纪依规、实事求是和问题导向,结合实际对比“三个区分开来”,划清失误与失职、敢为与乱为、负责与懈怠、为公与谋私的界限,明确了法律法规和纪律规定没有明令禁止,或法律法规没有明确规定,但符合中央和省、市、县委决策部署精神的;经过民主决策程序的;遵守廉洁自律规定,没有为自己、他人或其他组织谋取不正当利益的;没有与其他组织或个人恶意串通,损害公共利益和他人正当利益的;主动纠错,及时挽回损失或消除不良影响的;未直接造成安全责任事故和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责任事故,或未引发群体性事件的等六个方面容错纠错条件,为有效调动广阔干部谋事创业的工作热情,凝聚进展共识、调动创新创业热情提供了支撑,让锐意进取、开拓创新的改革者吃了一颗“定心丸”。 (三)确定容错程序,为开展容错纠错工作提供澄清方向。根据事后容错和事中纠错、事前防错一体推动的原则,建立了从领导班子或当事人认为符合容错情形向县容错免责评估审查委员会办公室提出书面申请,到县容错免责评估审查委员会办公室会同有关部门组成联合调查核实情况,再到根据核实情形及认定结果,作出从轻、减轻直至免责的容错程序,为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