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理学复习题名词解释:1、伦理学:伦理学是关于道德问题的理论,是研究道德的产生、发展、本质、评价、作用以及道德教育、道德修养规律的学说。2、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原则:社会主义集体主义是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原则,是继承无产阶级集体主义观念的基础上,对社会主义社会经济关系和个人与集体辩证关系的科学反映。3、墨家伦理思想:以“兼爱"为核心和基础,以“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为宗旨,重功利,讲力行.4、功利主义伦理学:强调以行为的功利或效用为道德评价乃至一般价值评价的唯一标准,同时又把功利或效用化为“快乐”、“幸福”,主张“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在充分确保个人利益的基础上建立并充分扩大公共福利。525、道德准则:指一定社会或阶级用以调整个人与他人、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以及集体与集体之间利益关系的根本性价值指导原则,是一定社会或阶级的人们在处理道德关系中应该遵守的基本准则,也是评价人们行为的是非、正邪、善恶、荣辱的根本评价标准。(?)6、道德原则:指一定社会或阶级用以调整个人与他人、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以及集体与集体之间利益关系的根本性价值指导原则,是一定社会或阶级的人们在处理道德关系中应该遵守的基本准则,也是评价人们行为的是非、正邪、善恶、荣辱的根本评价标准。7、社会主义道德基本规范:根据社会主义道德原则特别是集体主义原则所确立的调节社会主义道德关系的基本行为准则和评价标准,它是社会主义基本道德原则的具体化,体现着集体主义的根本要求。(178)?8、道德义务:指人们所处的社会关系中产生的对社会和他人应尽的道德责任,是社会对人们的基本道德要求。9、良心:指人们在道德实践中形成的义务感、责任感和荣辱感有机统一的道德情感,能对行为及其动机做出道德评价的能力,以及对人们的认识、情感、意志、行为产生道德调控作用等诸多道德心理因素的有机统一。10、道德荣誉与耻辱:道德荣誉是指社会对人们履行了某种义务行为所给予的肯定性确认和赞赏性评价,以及行为者由此产生的价值认同和情感满足;道德耻辱是社会对有害于社会或他人的行为所给予的道德否定或贬斥,以及行为者由此产生的自责态度和羞耻感。11、道德认识:是指个人在一定的社会环境对道德现象进行认知、对道德知识进行理解,并由此获取道德新认识的心理过程。12、道德活动:也称“道德实践”。在一定的道德意识指导下有目的的社会活动。包括道德行为、道德评价、道德教育、道德修养以及其他具有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