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月的心得体会感悟 2024 年 1200 字 关于月的心得体会感悟 2024 年 1200 字 风花雪月的年纪里爱读小品文,《小窗幽记》说“若无花无月无美人,不愿生此世间”,《幽梦影》谈“楼上看山,城头看雪,灯前看月,舟中看霞,月下看美人”……真真摄召魂梦,颠倒情思。 文人爱月,读书更离不开伴月,“少年读书,如隙中窥月;中年读书,如庭中望月;老年读书,如台上玩月”。中国的月,常带有强烈的古代文人的性情气质悬挂山头。 忆起小时候暗夜走路,总觉得月亮是跟着我的。和妈妈去盖尾新窑看土陶的路上,抬头一看,它跟着我;去灵山寺听竹声飒响,它跟着我;和表姐阿媛去外婆家买两块钱的散装瓜子,它跟着我。我到了家门口,月正好落在屋檐歇脚。 “妈妈,月亮为什么总跟着我?她喜爱我对不对?”可妈妈说,每个人看月亮都觉得月亮跟着他走,月亮可能喜爱每个人。少小朦胧中,我也知道这世上月亮只一个,但它愿照我一人定是对我有所偏爱,要不我怎没听别人提起这事? 长大后,才知是“山近月远觉月小”给月之随人带上了迷思,照耀我一人是事实,照耀每个人也不是谎言。不知什么时候起,我越来越渴求白日喧嚣后的夜幕能平地生明月,夜夜朗照。那光明虽不及太阳温暖,却是清凉的,从头顶的发到脚尖的趾。 曹禺给《日出》里的陈白露安排的最后一句台词,是在无月的夜里:她说,“太阳出来了,黑暗会留在后面,但太阳不是我们的,我要睡了”,带着二十岁少女对世界的无望她闭上了眼。她未尝不渴望爱情,甚至与诗人男友向往过美好的未来,只是活在那样的时代,呼吸都是种罪过,爱情也注定是奢望吧。“生的不算太难看,人也不算太老,这么年轻,这么美”,她在镜子前缓缓自怜,活得异常清醒结束得也异常决绝,让人悉悉动容抱恨长。 曹禺先生说:”人这个东西,是非常复杂的,人又是非常宝贵的……假如不把人搞清楚看明白,这终究是一个很大的遗憾。”知难行亦难,陈白露和曹禺不都在不清不楚不明不白的阴云闭天里等待日出? 林清玄在《每个人心中都有一片月》里有句话,倒是让人又叹又喜,他说,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心里都有月亮埋藏,只是自己不知罢了。只有极少数的人,在最黑暗的时刻,仍然放散月的光明,那是知觉到自己就是月亮的人。 这样的“极少数人”是有着怎样的容世情怀?“月出春山空”的静默泰然?“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的步履雍容?“明月何时初照人”的反躬自问?亦或“今月曾经照古人”的乾坤朗朗?真真“一般清意味,料得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