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概论1. 贝类的主要特征。(包括生态习性上共同的特征)① 身体柔软,两侧对称(或成体不对称而幼体对称),不分节或假分节。② 通常由头部(双壳类没有头部)、足部、躯干部(内脏囊)、外套膜和贝壳 5 部分构成。③ 体腔退化,只有围心腔或围绕生殖腺的腔。④ 消化系统比较复杂,除了双壳类外,其他种类的口腔中具有颚片和齿舌。⑤ 神经系统主要包括神经节、神经索和一个围绕食道的神经环。⑥ 间接发育的贝类一般具有担轮幼虫期和面盘幼虫期两个不同的形态发育阶段。2. 假分节:指动物体内分节但是体表不分节或体表体内分节现象不一致(新蝶贝)。3.无板纲:闪耀毛皮贝和新月贝单板纲:新蝶贝多板纲:石鳖掘足纲:角贝科头足纲:鹦鹉螺、章鱼、枪乌贼双壳纲:魁蚶腹足纲:鲍、宝贝经典贝壳的结构:最外层为薄的角质层,中层是由碳酸钙组成的柱状结构称棱柱层,内层为碳酸钙的片状结构,称珍珠层。双壳类1. 辨别贝壳前后方位的 5 种方法:① 壳顶尖端所向的通常为前方② 由壳顶至贝壳两侧距离短的一端通常为前方③ 有外韧带的一侧为后端④ 有外套窦的一侧为后端⑤ 具有一个闭壳肌的种类,闭壳肌痕所在的一端为后端。有 2 个闭壳肌的,较大的 1 个所在处为后端。2. 左右的辨别方法:前后端确定后,将壳顶向上,壳的前端向前,左侧者则为左壳,右侧者即为右壳。3•壳顶:两壳背面有一突出部分称为“壳顶”它是贝壳最初形成的部分(即“胚壳”)。多数种类壳顶略偏向前方,少数种类的壳顶位于中央或后端。由壳顶至腹缘的距离为壳高。前后两端之间的距离为壳长。左右两壳膨胀的最大距离为壳宽。双壳类消化系统4. 口:仅仅为一个简单的横裂,由唇瓣组合而成。位于身体的前端,足的基部背侧。除个别种类(胡桃蛤科)外,大多数双壳类没有口腔,也没有颚片、齿舌和唾液腺。5. 食道:紧接在口的后方,极短。食道壁是具有纤毛的上皮细胞。食道的作用是依靠纤毛的摆动使食物进入到胃中。6. 胃和晶杆:胃膨大呈口袋状。胃腔内经常有 1 个幽门盲囊,里面有一种表皮的产物,称为晶杆,故这个盲囊又被称为晶杆囊。7. 晶杆:是 1 个几丁质的棒状物,它的末端伸入到胃腔中。它能依靠幽门盲囊表面的纤毛,作一定方向的旋转和挺进运动,从而对食物进行搅拌。另外,依靠胃液的酸化作用使晶杆溶解,这种溶解的粘液中主要含有糖原酶,可用来消化食物。8. 消化盲囊(消化腺):指的是双壳类的肝脏,它是一个大型的几乎对称排列的葡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