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知识点总结古代汉语知识点 1 1.押韵:把两个以上的韵母相同或相近的字放在诗句的同一位置上,使声音和谐悦耳。 2.声调:贯穿整个音节的语音的高低升降变化,是整个汉语中不可缺少的成分,具有区别意义的作用,其性质主要取决于音高,又叫字调。 3.调值:是声音高低升降曲直长短的变化,也就是声调的实际读法。 4.调类:就是声调的分类,是根据声调的实际读法归纳出来的,调值相同的归为一个调类。/声调的种类,就是把调值相同的字归纳在一起所建立的类。 5.音变:连音变化,在动态的语言序列中有些音节的结构受前后其他音节的影响而产生的变化,它通常是由前后的音节结构和音素间的相互影响而引起的。 6.轻声:在语音序列中有许多音节常常失去原有的声调,而读成一个又轻又短的调子,它不是四声之外的第五种声调,而是四声的一种特别音变,在物理上表现为音长变短,音强变弱。 7.儿化:后缀“儿”与它前一个音节的韵母结合在一起组成一个音节,并使这个音节带上卷舌音色的特别音变现象。 8.口音:软腭和小舌上升时鼻腔闭塞,口腔通畅,这时发出的音在口腔中共鸣,叫做口音。 9.鼻音:软腭和小舌下垂时,口腔成阻,气流只能从鼻腔中呼出,这时发出的音主要在鼻腔中共鸣,叫鼻音。 10.鼻化音:口腔无阻碍,气流同时从口腔和鼻腔中呼出,发出的音在口腔和鼻腔中共鸣,叫鼻化音。 11.声母:音节中语音前头的那部分,大多是音节开头的辅音,有的声母不以辅音开头,元音前头那部分是零,习惯上叫零声母。/韵母:音节中声母后面的部分。 12.语音:人类说话是发音器官发出来的表达一定意义的声音,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是语言的交际只能得以实现的物质手段,语言必须凭借语音才能表达出来。 13.音质音位:由音素成分构成的音位叫音质音位,又因为音质音位出现在固定的音段上,所以又叫音段音位。 14.音段音位:声调音位主要是由音高特征构成的,音高不是音质,属于非音质音位,因非音质音位不受音段的局限,所以叫非音段音位。 15.音位变体:一个音往往包含不同的音,这些音叫这个音位的音位变体。 16.条件变体;在一定条件下出现的音位变体叫条件变体。VS 自由变体:没有环境的限制,可以自由更换而不影响意义的音位变体。 17.区别特征:假如某种语言的语音差异可以造成意义的不同,这种语音的差异就有音位的对立,构成这种差异的语音特征叫区别特征。 18.互补分布;音位变体的分布情况,音位的不同的条件变体各有自己的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