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二首教案 (1) 第一篇:古诗二首教案 (1) 古诗二首 教学目标 1.通过反复朗读古诗,培育同学学习古诗的力量。 2.入情入境学习古诗,培育同学的想象力量,体会每首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学习本课生字、词,理解诗句的意思。 4.有感情地背诵这二首古诗。 教具预备: 自制课件〔朗诵伴奏和相关图片〕。 教学时间: 1 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展现古诗 1.师:同学们,你们喜爱古诗吗?在你们的脑海里肯定储存着不少的古诗吧?你能把自己最喜爱、印象最深的古诗背给同学听一听吗? 2.生展现古诗。 3.同学们背得很有韵味,也很精彩。在这些古诗中,有描写祖国壮美山川的,有抒发剧烈的爱国情怀的,有倾诉思乡之情的„„ 今日我们来学习两首咏马的诗。板书课题。 二、整体通读,把握诗境 1.自由读两首古诗,要求读正确,读通顺。读后借助解释,试着说说两首诗的也许意思。 2.指名朗读古诗,一人读一首,听听是否读得既正确又通顺。 3.全班齐读两首古诗,边读边想:这两首诗有哪些相同的地方?读后沟通: 〔1〕都是唐朝的诗人,随机让同学借助自己搜集的有关资料,谈谈对的了解,老师作适当的补充,介绍背景。〔课件出示〕 〔2〕都描写了马。随机设疑:写马只为写马吗?对此我们需要认真体会。 三、分步解读,品悟诗情 1.学习《房兵曹胡马》。 〔1〕指名朗读古诗,读后说说题目的意思。 〔2〕诗的前四句正面描写了马的哪些形状,各有什么特点? 提示:首句交代胡马的产地,来自“大宛”。二句写好马的形象、特征(瘦),“锋棱瘦骨”,把与人相若、神健气清、并夹裹着凌厉之风的神骏形象摆在读者面前。接着, 三、四句从静动两方面续写马的形态,尖耳、蹄轻,生动地描写出马的体态的俊健。 〔3〕向我们刻画了一匹怎样的骏马? 〔4〕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品尝的用词之妙,把骏马之神之灵之骏写得入木三分,活灵活现。 〔5〕的心情如何? 感受诗人在看到这匹宝马良驹时所引起的兴奋、欣喜而又夹杂着观赏、赞美的多重感情体验,然后通过品读来回味。 〔6〕古诗后四句,笔锋一转,描写马的品行。借写马的品性,表达了对友人的期盼,更表达了诗人主动进取、建功立业的理想。 〔7〕“骁腾”、“横行”是什么意思?你感受到什么? 〔8〕它为什么能“所向无空阔”?想象一下,房兵曹的这匹好马驰骋疆场会是一番怎样的情景?同学想象沟通。 〔9〕看到这匹宝马良驹,即可想象它的勇敢善战。此时,的心情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