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浪观后感体会和思考 1500 字范文三篇 后浪观后感体会和思考 1500 字范文一 5 月 3 日,Bilibili 网站发布的演讲《后浪》一经发布就迅速火遍全网。何冰先生在激昂演讲中对年青一代的赞美和鼓舞,不出意外地让人精神振奋、热血昂扬。但出乎意料的是,网友对于“后浪”的定位、特点和期望产生了许多争议。有的人不认为“后浪”说的是自己、不能代表自己;也有的人觉得自己只是芸芸大众里的一个普通人,当不起这样光芒万丈的夸赞;还有更多的人在思考自己能不能接过“前浪”递来的接力棒。当社会责任和压力落到身上的时候,我们能行吗?由此更是引发出群众与精英、平凡与特别等等的争论与质疑。其实大可不必妄自菲薄,“后浪”的“佛系”态度与疑虑,究其根本还是对个人、社会乃至国家缺乏宏观联系上的认识与把握,只要仔细反思、不断调整,就能看到天高海阔。 “后浪”需要树立远大理想,扎实修身自省。横渠四句言犹在耳,人们也大多记得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递进关系,却忽略了修身不只是立身之本,更是需要人之一生贯穿始终、坚持不怠的一项工作、一种事业。当代年轻人固然面临着他们的前辈所不曾经历的迷茫与窘迫:房价工资的“天堑”、大小城市的“围城”还有与人交往的分寸,这些都极大占用了“后浪”的精力,导致很多人日渐消沉、暮气迟迟,不再念叨幼时的理想,只留下无尽的抱怨放任自己日益沉沦。但不光是年轻人,任何人在任何时候都要持之以恒、严于修身,不能让自己受欲望左右。生活在同一个圈子里的人有很多,可为什么还是能分出优秀与平凡,就是因为有远大理想的强者在不能改变环境的时候,会选择改变自己,从而寻找出变数,变则通、通则达。以修身自省为风,以远大理想为帆,奔涌之路才能充满干劲。 “后浪”需要掌握社会变化,紧跟时代风向。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 100 周年大会上说道:“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一代青年应该有一代青年的担当。”所谓的“佛系”态度,看起来是属于个人的选择自由,实则是权利责任意识不强甚至淡漠的体现。当我们在享受着时代进展带来的各种便捷时,我们同时也在为社会进步付出自己的一份贡献,这是任何人避无可避的事实。你对社会付之冷漠,社会与你也渐行渐远。回想百年前的先人,“五四”之际的年青一代,在精神物质上都远远不及今日之条件下,以满腔热血唤醒沉睡的国民,以一身忠勇开创今日之中国。比较“后浪”与“前浪”孰强孰弱毫无意义,因为“后浪”总是要接过“前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