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伟大的脱贫攻坚精神致敬策论心得感受范文 10 篇 学习伟大脱贫攻坚精神心得感受 山城四月迎春风脱贫攻坚劲不松 四月的山城,春风和煦,习近平总书记翻山越岭,来到重庆的大山深处华溪村进行考察调研,与当地群众共话脱贫攻坚。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习总书记的步步行、声声问、殷殷情,更是值得我们细细咀嚼、深深回味。幸福是奋斗出来的,如今“党的政策好,就要努力向前跑”,看到大山里的乡亲们正在奋力翻越贫困的山峦,他们努力奔向幸福的样子,真的很美。 古有云:“国之兴也,视民如赤子;其亡也,以民为草芥”,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调研并主持召开的脱贫主题座谈会上,也明确指出脱贫攻坚要重点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的突出问题。做好“两不愁、三保障”工作,要做到不以事艰而不为,不以任重而畏缩,尤其要拿出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发扬钉钉子精神,锲而不舍、驰而不息地抓下去。同时要不放松、不停顿、不懈怠,决不搞急功近利、形式主义,因为急的是一时之功,图的是一己之力,急功近利、形式主义不仅损害贫困群众的切身利益,更影响党对人民承诺的兑现,严重损害党和政府的公信力。 人穷志不能短,扶贫先扶志。在建卡贫困户马培清家,我们看到他们家在中益乡政府的多方帮助下,渐渐地走出了贫困、实现了稳定脱贫,他们过上红红火火的好日子,一方面是靠党的好政策指引,另一方面也与他们自身的努力打拼分不开,脱贫致富贵在立志,只要有志气、努力干,就没有迈不过去的砍。俗话说:“救穷不救懒”,穷固然可怕,靠穷吃穷更可怕,没有脱贫志向,“靠着墙根晒太阳,等着别人送小康”,再多的扶贫资金也只能管一时、不能管长久。所以在脱贫路上,我们更要注重调动贫困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制造性、引导他们充分发扬自力更生的精神,靠自己的努力去改变命运,变“要我脱贫”为“我要脱贫”,真真正正做到让帮扶成为“有尊严的帮扶”,让进展成为“有温度的进展”。 扶贫既要富口袋,也要富脑袋。来到中益乡,总书记看望了华溪村中益乡小学的师生们,“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古人有“家贫子读书”的传统,而今扶贫必扶智,治贫必治愚,教育保障作为“三保障”中的第一位,做到教育公平更是脱贫攻坚的根本大计,要让每一个贫困家庭的孩子都能接受到公平的、有质量的教育,尽力阻断他们贫困的代际传递;要把贫困地区的孩子培育出来,让他们走出大山,培育他们对自己有信心、对未来有希望,让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