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看的课文是《唐雎不辱使命》,选自《战国策》。战国之世,列国纷争,互相攻伐。有的通过武力强夺,有的通过智力(外交手段)谋求政治利益。在看课文之前,先给大家讲几个战国时期的小故事。秦国秦孝公时期商鞅开始变法强秦,到了秦惠文王时期,东方列国都感到了秦国的威胁,一致同意组成合纵联盟先把秦国给瓜分了。在秦国这个生死存亡的关头,秦国出现了一个人物——张仪。张仪首先出使楚国,利诱楚王说,天下真正的威胁是齐国,秦国也将要去攻打齐国,假使楚国同意退出合纵联盟,与秦连横,并假道秦军攻齐,秦国同意割给楚国六百里商於之地。楚王同意了,向其它五国发出退出合纵联盟的文书后,派使者随张仪回秦国交割土地。秦王听说使者来意感到很惊讶,张仪也马上对使者说:从来没说过什么六百里,当时说的是六里,你还是先回去向楚王问清楚吧。使者闷头而回,告知楚王,楚王大怒,即邀其他五国共伐秦国。这时其他五国统统选择了不出兵。楚国只得自己出兵,大败而回。秦昭襄王时期,秦王欲以十五座城池换和氏璧,蔺相如看出其中阴谋,巧妙地完璧归赵,并没有给秦国留下攻赵的口实。今日我们来看另一则与强秦斗智斗勇的外交故事。请同学们先齐声朗读课文一次。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秦王不悦。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学生朗读,板书难读、易读错字词)(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