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案例海尔与三星战略发展道路及战略选择比较案例使用说明本案例用于第七章战略评价和选择。本案例主要用来说明如何评价和选择企业发展战略。案例在本章第五节分析之后使用。一海尔的国际化之路第一阶段,名牌战略阶段(1984--1991 年),用七年的时间,通过专心致志干冰箱的过程实施了名牌战略,建立了全面质量管理体系。第二阶段,多元化战略发展阶段(1992--1998 年),用七年的时间,通过企业文化的延伸及“东方亮了再亮西方”的理念,成功的实施了多元化的扩张。第三阶段,国际化战略阶段(1998--),以创国际名牌为导向的国际化战略,通过以国际市场作为发展空间的三个三分之一的策略正在加快实施与进展。(一)名牌战略实施阶段(1)通过“砸冰箱”事件,砸醒职工的质量意识,树立名牌观念(2)1988 年 12 月,获得中国电冰箱史上的第一枚金牌。(3)1990 年,获得“金马奖”、“国家质量管理奖”。通过了美国 UL认证,以“差别化”优势和高质量成功登陆德国(4)到 1991 年,海尔冰箱产量突破 30 万台,产值突破 5 个亿;全国100 多家冰箱企业,海尔唯一产品无积压,销售无降价,企业无三角债;海尔商标在 1991 年成为全国家电行业唯一入选"中国十大驰名商标"的企业。(二)多元化战略发展阶段(1)用七年的时间,通过企业文化的延伸及“东方亮了再亮西方”的理念,成功的实施了多元化的扩张。(2)1991 年兼并青岛空调厂和青岛冰柜厂,开始推行多元化,通过投入资金、狠抓管理和文化,依托品牌和销售网络,到了 96 年,冰柜和空调分别提高了 4 倍和 14 倍,后者迅速取代春兰成为该领域的龙头(3)海尔集团接管红星电器公司后,将它改组为海尔洗衣机总公司,输入成套管理模式,注重对人的管理,使海尔洗衣机则迅速取代小天鹅成消费者的首选(哈佛管理学院休克鱼案例)2(4)复制休克鱼。重组后的海尔洗衣机公司以品牌作为投资控股兼并了顺德洗衣机厂,组建顺德海尔电器公司,并在两个月之内恢复生产,创造出了神奇的海尔速度。(5)无形搏有形。利用海尔无形资产的价值,没有投入一分钱,控股组建了杭州海尔电器公司,研制开发出海尔牌系列彩电。涉及黑色家电(6)如今海尔已涉足几乎所有的家电制造行业,实现了前后纵向一体化,并进入了相对陌生的电脑、手机制造业,生物医药行业,软件、数字通讯、工程塑料、机器人、新材料等高科技产业。(7)海尔集团在过去两年通过一系列令人眼花缭乱的投资和购并,形成了集银行、证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