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注空气,氮气,二氧化碳,天然气,蒸汽等提采机理

注空气,氮气,二氧化碳,天然气,蒸汽等提采机理_第1页
1/15
注空气,氮气,二氧化碳,天然气,蒸汽等提采机理_第2页
2/15
注空气,氮气,二氧化碳,天然气,蒸汽等提采机理_第3页
3/15
1.二氧化碳驱油机理1.1 二氧化碳驱油机理二氧化碳驱的作用机理可分为 CO 混相驱和 CO 非混相驱(表 1-1),当最小22混相压力小于原始地层压力时,能够达到混相驱油,高于原始地层压力时为非混相驱。非混相驱主要通过溶解、膨胀、降粘,降低界面张力等作用来驱油;而混相驱除了溶解、膨胀、降粘等,就是 CO 与原油能够达到混相,也就是一种相态,2没有界面张力,理论上驱油效率能够达到 100%。一般稀油油藏主要采用 CO 混相2驱,而稠油油藏主要采用 CO 非混相驱。2表 1-1 混相驱油与非混相驱油对比表(h 制制駅汕<120 坤10 年隹水胸前或膚疣水腑盲早期 1-3 馨魄期(A§-$年}:U 杂环不对利用ROR 摘力低<4%-32%OCITP)筒(10%-]8%OOll=5理存涪力CO,3t/b)爲(>]t/U)世竭应用小范也在稀油油藏条件下 CO 易与原油发生混相,在混相压力下,处于超临界状态2下的 CO 可以降低所波及的油水界面张力。CO 注入浓度越大,油水相界面张力越22小,原油越容易被驱替。通过调整注入气体的段塞使 CO 形成混相,可以提高原2油采收率增加幅度。非混相 CO 驱开采稠油的机理主要是:降低原油粘度,改善油水流度比,使2原油膨胀,乳化作用及降压开采。CO 在油中的溶解度随压力增加而增加。当压2力降低时,CO 从饱和 CO 原油中溢出并驱动原油,形成溶解气驱。气态 CO 渗入222地层与地层水反应产生的碳酸,能有效改善井筒周围地层的渗透率。提高驱油机理。与 CO 驱相关的另一个开采机理是由 CO 形成的自由气可以部分代替油藏中 22的残余油。CO 驱油机理主要有以下方面:2(1)降低原油粘度CO 溶于原油后,降低了原油粘度,原油粘度越高,粘度降低程度越大(表21-2)。原油粘度降低时,原油流动能力增加,从而提高了原油产量。并且原油初始粘度越高,CO 降粘效果越明显,如下表所示。江苏油田富 48 井注入 37.161%2(摩尔分率)CO 后,原油粘度降低了 60.173%;Maini 和 Sayegh 研究发现,在261.55MPa 下,稠油饱和 CO 之后,其粘度从 6822MPa・s 降低到了 226MPa・s。2表 1-2CO2 完全饱和时原油粘度变化对比表原油初始粘度(mPa.s)CO2 完全饱和时原油粘度(mPa.s)1000〜900015〜160100〜6003〜510〜1001〜31〜90.5〜0.9温度较高(大于 120°C)时,因 CO 溶解度降低,降粘作用反而变差(图 1-1)。2在同一温度条件下,压力升高时,CO 溶解度升高,降粘作用随之提高,但当压2力超过饱和压力时,粘度反而上...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注空气,氮气,二氧化碳,天然气,蒸汽等提采机理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