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文化景观建设的调研报告为了有针对性做好市政协的各项调研工作,今年初,市政协请市委、市政府领导出题,政协做文章,先后征求到了多项有针对性的调研课题。我们选择其中有关中心XX县区文化景观建设这个课题。一月份以来,在徐汉芝副主席的带领下,市政协教文卫体委员会部分委员和民革xx市委会党员中的部分政协委员联合对宜春中心XX县区的文化景观建设进行了深入的考察调研,并赴湖南xx市、本省xx市,学习考察两地的城市文化景观建设,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一、宜春中心XX县区城市文化景观建设开局良好1、xx市中心XX县区文化景观建设有着良好的历史基础。宜春城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韩愈在宜春担任刺史时,曾写下“莫以宜春远,江山多胜游”的诗句来赞美宜春。宋代理学家朱熹在任潭州(今长沙)知州期间,曾多次前来宜春(古称袁州)游览,留连于这里群山秀美、石奇川清,也留下了“我行宜春野,四顾多奇山”的诗句。宜春历来为赣xx区域中心,早在上世纪80年代,县级xx市就是全国第一批生态试点城市,撤地设市后,在原县级xx市城市建设基础上,xx市中心XX县区规模迅速扩大、基础设施日益完善,城市面貌日新月异,相继荣获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城市道路交通“畅通工程”一等管理水平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和国家卫生城市等称号。2、中心XX县区城市文化景观建设基础设施良好、工作有序推进。2000多年的悠久历史,地处江西南的山水城市xx市,自然的恩赐和长期的城市建设的打造,宜春中心XX县区绿色主调明显,绿色山水城市文化彰显。XX县区绿化美化工作,每年都有大幅度的提高,到2008年度,建XX县区绿化覆盖面积达1404公顷,绿化率达43.6%。按中心XX县区35万人口计算,人均拥有绿地40平方米,是全国城市人均数的6倍多。外地人来宜春惊叹日新月异的变化,市民对休闲环境满意度越来越高。3、打造中心XX县区城市文化景观、提升城市品位理念已第1页共7页经深入人心。近几年来,xx市在做大中心XX县区规模的同时,更加注重城市建设质量,城市规划、城市建设中文化景观建设的重要性已经形成共识。围绕打造“宜居城市”目标,实施的“13579”绿色工程建设,打造了中心XX县区城市以绿色为主基调的文化景观,而且形成了“城在林中、水在城中、人在景中”的城市规划建设思路,城市文化品位提高,提升了城市形象。二、宜春中心XX县区城市文化景观建设存在的问题xx市虽然有着悠久的历史,在现代工业化阶段过程中城市建设有了一定的发展,但城市文化景观建设与最佳宜居城市的要求尚有差距。1、城市建设特色不明显。每座城市及建筑要有自己特色,古老的袁州府衙,就着高地而建,大门因地形河流朝北开,与历来中国古代府衙大门向南开风格大不相同,为全国少见,因此,民间传说较多,也引起了很多专家学者的关注。在现代城市建设中,宜春与我国其他城市一样追求现代建筑风格,城市特色不明显,宜春现代建筑物与其他城市没有差别,宜春中心XX县区建设缺乏有指示和象征意义的特色建筑。2、城市建设过程中古文化、古建筑缺乏保护。前些年来,由于片面追求城市规模的扩大,古文化、古建筑保护意识淡薄,在XX县区改造中古建筑破坏严重,原有的城市城墙、城门基本无存,原秀江北岸(现秀江西路)一带的青石路与沿江吊脚楼、中山路的骑楼、鼓楼一带清末民国初期民居,均在城市改建中拆除,造成了很多遗憾。3、城市文化景观主题不突出。到目前为止,中心XX县区景观建设还没有明确主题。景观大道建设特色不明显,地方文化因素少。一是公园、广场建设特色不突出。春台,据记载是宜春候刘成在宜春最早辟出的五台之一,至今有2100多年历史,宜春台上的楼门牌号,则始建于宋代,也有1000多年历史,古往今来的名人贤士,凡有来宜春的,莫不以登临宜春台为快事。宜春台是宜春经济社会的见证,春台公园也是宜春最早建立公园。但春台公园以宜春历史发展过程中为主题的展示却很少,与其他公园一样仅是市民的休闲场地且让杂乱的市场所掩。袁第2页共7页山,因汉高士袁京隐居之地而得名(袁州、袁河袁水也源于此),袁山耸翠也早已为宜春古八景之一,新建的袁山公园,每天吸引着成千上万的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