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做好当前维护社会稳定工作几点思考今年以来,市委、市政府在实施“两区互动、强工兴城”的发展战略下,一手抓发展,顺应时势,强力推进“产业聚集、企业做大”;一手抓稳定,超前谋划,先后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维护社会稳定工作的意见》、《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办法》等文件,积极探索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之路。全市保持了社会和谐稳定、群众安居乐业的好局面,公众安全感上半年上升到全省第二位,达到95.6362%。但是,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也要看到当前影响我市社会稳定的突出问题和矛盾隐患仍然较多,形势不容乐观,突出表现在:集体访、越级访压力大;群体性事件时有发生;历史遗留问题仍然突出,利益调整的难度逐年增大。如何妥善解决这些突出问题和矛盾隐患。如何有效提升维稳工作的水平。如何为加快全市赶超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笔者认为要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一是全面履行领导职责。作为一个地方、一个部门的领导,工作千头万绪,最重要的是全面履行职责,总揽全局。一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首先是强化“发展是第一要务,稳定是第一责任”的认识。稳定是改革发展的前提,为改革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其次坚持“两手抓两手硬”,毫不放松地做好社会稳定工作;二要增强政治敏锐性。任何矛盾的激化都有一个发生、酝酿、发展的过程,如果我们看不到隐患、看不准问题、看不透症结,就会任由矛盾累积、激化,最终酿成事端。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有见微知著的敏锐眼光,既善于发现机遇、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又善于发现矛盾、化解矛盾、促进和谐;三要坚持“新官理旧政”。对于历史遗留问题,有的受权限的限制,有的受经济条件的限制,并不是我们都能够解决。但是,这些问题总要有人来解决、总要想办法去解决。为官一任,就要一任接着一任干,既要敢于理旧政,又要善于理好旧政,对人民群众高度负责。有的问题既使解决不了,也要过细做好群众工作,理顺群众情绪。只要我们敢于触及矛盾、解决问题,历史遗留问题终会越来越少,和谐因素就会越来越第1页共8页多。二是切实维护群众利益。国家信访局曾经作过一个统计。“来京群众信访反映的问题中,80%以上是有道理的,还有80%以上是通过各级党委、政府努力可以在基层得到解决的”。前一个80%,说明群众没有难处、痛处是不会来上访的。后一个80%,说明许多该解决的问题没有在基层解决好,造成群众越级上访,给社会带来了不和谐因素。因此,各级各部门一定要认真落实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要求,注重从源头上减少矛盾。一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特别是在涉及农村土地征用、城镇房屋拆迁、企业改制、工程建设等重点领域,一定要充分考虑群众的承受能力,把评估社会稳定风险作为决策的前置程序,统筹兼顾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安全效益,防患于未然;二要依法办事、公道办事。化解矛盾纠纷,要始终坚持公正执法、公正司法、公正调解、公正裁判,让群众感到信服、让自己心安理得;对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政策,要理解到位、操作到位、执行到位、效能到位,切实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对群众的合理要求和实际困难,不论表达方式是否合理、合法,不论解决问题的难易程度,不论涉及人员的多少,都应当高度重视,认真对待,做好工作;三要改善民生、帮扶民生。改善民生要靠发展,要突出“产业集聚、企业做大”的重点,千方百计促项目、帮企业、优环境,为提升经济实力服务。帮扶民生要靠干部,要突出走访慰问、帮办实事、疏导情绪的重点,帮助群众共渡难关,不断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三是狠抓维稳责任落实。实践反复证明,做好维护社会稳定工作,关键在责任,重在抓落实。一要坚持原则。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维护社会稳定工作的意见》的要求,继续强调和落实“属地管理、以块为主”、“谁主管、谁负责”、“谁牵头、谁负责”、“谁惹事、谁负责”的原则,使维稳工作人人有担子、个个有压力、全市“一盘棋”;二要领导包案。对影响社会稳定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特别是对“钉子案”、“骨头案”、“无头案”,要继续实行党政领导包案责任制,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三要明查暗访。在搞好定期督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