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国择校问题的思考摘要。我国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在义务教育阶段实行就近入学的政策。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义务教育阶段资源配置失衡。随着人们对优质教育的渴求,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择校现象。从教育政策和儿童的发展、社会的发展、学校的发展等几个角度来审视义务教育阶段存在的择校现象,则有其一定的合理性和不可避免性,并且择校也有着诸多意义,这将推动我国教育的发展和教育机制改革的完善。但是,我们不可否认择校问题也存在一些问题,这就需要我们从各方面分析和解决这些问题。关键词:义务教育、择校、原因、利弊、改善一、择校的定义与种类有学者认为,“所谓‘择校’是指近年来主要在城市中出现的,家长主动放弃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按学区免费就近入学的的优惠政策,选择其他学校就读的教育选择现象。还有学者则认为,“义务教育阶段实行的择校是针对‘就近入学’政策而言的,它不是按照招生区域及户口的限制入学,而是人们通过择校费或权力关系选择优质教育资源的一种入学方式。综合来看,所谓“择校”主要是指近年来主要在城市以及城XX县区比较富裕的农村中出现的、家长主动放弃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按户口免费就近入学的优惠政策,交纳一部分费用以选择其他学校就读的教育选择现象。从择校的方式来看,目前择校主要有高分择校、花钱择校以权择校等三种形式。与“高分择校”和“花钱择校”相比,“以权择校”是最不合理,也是最让公众和学校痛恨和无奈的择校形式。“以权择校”、“以钱择校”等行为严重损害了教育的形象,特别是损害了义务教育的公益性和公平性,强化了人们对社会收入差距越来越大和一些社会丑恶现象的不满情绪,恶化了社会不良风气和教育环境。1二、我国存在择校问题的原因当前我国义务教育阶段择校现象愈演愈烈,使原本的就近第1页共17页入学面临严峻挑战。择校现象的产生是高质量教育机会供需矛盾的结果,是由于现阶段我国义务教育资源短缺、教育非均衡发展策略、教育内部发展不完善以及家长对子女期望值增加等诸多因素的共同结果。(一)我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是经济发展水平不高,教育经费不足,特别是基础教育阶段教育经费严重不足。我国是典型的“穷国办大教育”的国家。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发展中国家平均教育投入占国民生产总值的4.2%,我国仅占2.66%;发展中国家人均教育经费是42美元,我国仅是12.96美元,是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的l/3。我国是用占世界1.18%的教育经费来培养占世界18.45%的学生,其中,基础教育是用占世界0.78%的经费来培养占世界19.81%的学生。(二)在教育经费严重不足的情况下,我国政府并没有将教育经费均衡地用于各个学校以促进教育的均衡发展,而是出于快出人才的特殊要求,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各地在发展基础教育的过程中实行了重点学校制度。集中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建设一部分学校,为这一部分学校修建最好的校舍、配备最好的师资、添置最先进的教学仪器,再加上在招生过程中实行严格的择优选拔政策,使这些学校汇集了大批优秀的学生,客观上使这些学校在校舍、教育教学设施、师资、生源等方面远远优于其他学校,从而形成了重点校。可以说重点学校是在牺牲普通学校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在国家特殊的保护政策下进人良性循环轨道的。三)近几年来,民办教育虽然有了很大的发展,举办了一部分民办中小学,但由于人们对民办教育存有偏见,并且民办教育起步晚、办学时间短、生源差、相应的法律法规滞后,所以民办教育在我国基础教育领域里所占比重并不大。目前,我国部分民办中小学不按教育规律办学,急功近利,短视行为较多,管理不规范,学校特色建设方面并没有取得较大的成绩,没有形成与公立重点中小学相抗衡的民办优质基础教育资源。(四)人们对优质义务教育的需求日益强烈随着我国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对孩子接受优质义务教育的需求也日益强烈,特别是我国已实行了几十年的计第2页共17页划生育政策,独生子女越来越多,人们对子女的期望也越来越高,不惜一切代价地为孩子的发展努力创造更好的条件。大多数家长存在“孩子只生一个,教育是件大事,更要好好培养”的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