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期保健工作常一、孕早期(孕 13 周内)1.对孕妇做到三早:早发现、早检查、早确诊,建立孕产妇保健册。2.详细询问病史,查血、尿常规、血型、肝功能、心电图,进行各型肝炎、性病及 TORCH 筛查,必要时做 “B”型超声波检查。3.指导孕妇避开病毒感染和接触有毒有害物质,并提供卫生、营养、心理等方面的咨询和宣教。4.发现妊娠合并症和并发症及其它高危因素,进行相关科室诊治,对不适合继续妊娠者,提出医学指导意见。二、孕中期(孕 13~27 周)1.每隔 4 周进行产前检查一次,高危孕妇增加复诊次数。2.询问孕妇健康情况,了解胎动出现时间。3.测量体重、血压,检查有无水肿及其它异常,复查尿蛋白。适当补钙,积极防治妊娠高血压综合症。4.查胎位、听胎心,测量子宫底高度及腹围,注意胎儿大小,推断是否与孕周相符及有无羊水过多,每次检查均应填好妊娠图。5.孕 16-24 周做超声产前诊断,发现胎儿异常,提出医学指导意见。6.对有糖尿病高危因素者,进行糖尿病筛查。7.进行卫生、营养、心理咨询指导。8.孕 20 周起计算平均动脉压。【[平均动脉压=(收缩压+2×舒张压)÷3]当 MAP≥85mmHg 表示有发生子痫前期的倾向;当 MAP≥140mmHg 时,易发生脑血管意外】三、孕晚期(孕 28 周以后)1.每隔 2 周产前检查一次,36 周后每周检查一次,高危妊娠增加检查次数或住院治疗。2.询问孕妇有无头痛、眼花、水肿、阴道出血等特别症状出现,了解胎动情况。3.指导孕妇自行监测胎动,记胎动卡。4.测量体重、血压、计算平均动脉压,检查有无水肿,每次查尿蛋白,适当补钙,积极防治妊娠高血压综合症。5.查胎位,若有异常及时纠正。6.听胎心,若有异常行电子胎心监护。7.测量子宫底高度和腹围,注意羊水量,推断胎儿发育情况,积极防治胎儿宫内发育迟缓。8.每月复查血红蛋白,及时纠正贫血。9.孕 30 周行骨盆内外测量,孕 37 周后注意胎先露入盆情况,了解头盆关系。10.孕 39 周查 NST,测胎盘功能。11.帮助孕妇做好母乳喂养的身心准备,介绍先兆临产症状及产时注意事项。12.预测分娩方式,决定分娩地点,选择分娩时机。高危妊娠管理常规一、高危妊娠范围1.特别基本情况:年龄<20 岁或≥35 岁,体重≤40 公斤或≥80 公斤,体质指数>24,身高≤145 公分,有先天异常或遗传疾病家族史;2.不利环境、社会因素,文盲,经济困难,无产前检查,有吸烟、酗酒等不良习惯。3.异常孕产史:流产 3 次,死胎死产史,婚后多年不孕,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