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风俗作文 450 字左右春节 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每个地方也都有每个地方的风俗。 我家乡历史悠久,民俗、风俗极多,流传最广的就是过年的民俗了。过年风俗主要从腊月二十三开始,农历腊月二十三,是春节前一个重要的民间节日,人们称它为“祭灶节”,每到这个时候,人们按捺不住迎接新年的喜悦心情,停下手中各种活计,城镇居民忙于购买麻糖,而在农村,祭灶的仪式在鞭炮声中拉开了序幕,祭灶多在晚上进行,人们食用灶糖和火烧等食品,有的地方还要吃糖糕、油饼、喝豆腐汤。 在人们把祭灶节看作仅次于中秋的团圆节,凡在外地工作、经商、上学的人,都争取在腊月二十三之前赶回家里,能吃到家里的祭灶火烧,会得到灶神的保护,来年家人就能平安无事。 其次就是拜年了,大年的初一,人们都早早起来,穿上美丽的衣服,装扮的整整齐齐,出门去走亲访友,相互拜年,恭祝来年大吉大利。拜年的方式多种多样,有的是同族长带领若干人挨家挨户的拜年,有的是同事相邀几个人区拜年,也有大家聚在一起相互祝贺。春节拜年时,晚辈要给长辈拜年,祝长辈人寿安康,长辈将事先准备的压岁钱分给晚辈。据说压岁钱能压住邪崇,因为“岁”与“崇“谐音,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 其他的风俗还有贴春联、剪窗花、贴年画、看春晚等等,这些风俗都寄予了人们对生活的美好向往! 在春节的前一天,也就是除夕,除夕的早上都要贴春联,中午会去拜拜,晚上会去跳火堆,跳火堆的时候,那熊熊的大火使我更加害怕,我胆小地对爸爸说:“爸爸,你能抱着我跳过去吗?我等第二次自己跳。”“当然可以。”第一次,爸爸带着我跳,使我感受到了感觉,第二次,我用那种感觉跳了过去,耶,我会跳火堆了,跳完火堆。 我们就去放鞭炮,鞭炮的声音一声比一声响,我心想:这么大声,我好想再来一次。我就随手拿起一个鞭炮和一个打火机,我的手在抖动,怕等下会自己炸到自己,我就鼓起勇气,把打火机一按,鞭炮点燃了,我用力一扔,把鞭炮扔到九霄云外了,耶,我终于把鞭炮扔出去了,我非常兴奋。 放完鞭炮后,就去看春节晚会,春节晚会看完,爷爷奶奶都会守夜,守到 12 点,再去睡觉,凌晨四五点都会起来穿新衣服,然后家人们都会发红包给我们。大年初一的早晨总要吃汤圆或面条。从初一到初十,我们都要去朋友亲戚家拜年,拜年的时候总要带红包,我们拿到红包后,心里非常兴奋春节的时候肯定要放鞭炮,声音很大,表示我们幸福越好。 春节是欢乐的节日,是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