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怎样选材【目标导航】1、理解作文选材的意义。2、掌握作文选材的方法:小角度、围绕中心、真实新意。3、在课堂实践中变“学得”为“习得”,增强写作信心,提高作文的兴趣和选材能力。【课时安排】第 1 课时【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作文的选材是指写作时材料的选择。我们说,写记叙文必须要有一个鲜明的中心思想,这一点非常重要。然而,文章的中心怎样才能表达出来呢?这就要谈到材料了。材料的选择与取舍决定着文章的质量,只有从丰富的材料中精选出最恰当的来表现中心,文章才能写得好。就象蜜蜂米花,不是所有的花都能酿蜜,只有精心挑选、精心酿制,才有甘甜可口的蜂蜜一样。对于一篇好作文来说,主题是心脏;结构是骨架;语言是细胞;材料是血肉!二、经典回顾《阿长与山海经》、《叶圣陶先生二三事》是如何围绕中心选材三、实例解说。1、实例一:我们写以“父母的爱”为话题的作文,有一个同学的拟题、立意和内容表达都很好,但却让人一眼就看出是虚构的材料:父亲因为我的一点小感冒而累得生病住了一个星期的院,能让人相信这是真的吗?还有一位同学写《雨天里的一把伞》,内容大致是:放学时,大雨如注,无奈之际,母亲飘然而至,结果因为淋雨,母亲身染小恙。虽然写的还不错,但是内容太陈旧了。2、实例二:题目:润物细无声一一 X 老师二三事题解:“润物细无声”是杜甫《春夜喜雨》一诗中的名句,这里是借用其比喻义。把正、副标题结合起来看,是要求通过两三件事,来表现教师一一人类灵魂的雕塑家注重言传身教,善于熏陶濡然、潜移默化、耐心细致地启发、教育、培养学生。辨析:在通过几件事写一个人的记叙文中,如果像第 1 组材料那样,仅从同一角度选取几则相同类型的素材,内容未免过于单一,人物形象也不够丰满。第 2 组材料虽然注意到围绕中心从不同角度与侧面选材,思路较为开阔,但仍未脱“旧材料、老面孔”的窠臼,缺乏新意,又有编造、套用之嫌。相比之下,第 3 组材料能给人耳目一新之感。三个材料有生活上的关心、思想情操上的熏陶、学习上的启发指导,既典型又精当,能写出一个“教书育人”“润物细无声”的好老师的形象,比较有深度。3、实例三:题目:慈母心题解:人们常说,天底下最无私的爱,是母亲对子女的爱。唐朝诗人孟郊曾在《游子吟》中用“三春晖”来象征一个贫寒母亲对子女的关心。题目中的“慈母”,从狭义来看,是指和善的母亲;从广义来看,也可指像母亲那样关心、爱护下一代的人。“慈母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