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信息技术《动画效果》教学设计本课是省编教材《小学信息技术》第八课《可爱的熊猫慢慢走过来》中的内容。主要介绍了在幻灯片中为图片和文本设置动画效果的方法。 为幻灯片中的对象添加“自定义动画”,将使幻灯片更加生动活泼和引人注目。因此本课将通过 PPT 的动画效果的制作让学生熟练的掌握动画效果的设置方法,能够灵活的应用动画效果。 学习目标: 1、学生通过老师演示、学生自主探究的方式,掌握设置动画效果的方法。 2、学生通过学生沟通、师生沟通、人机沟通等形式,提高运用信息技术的综合能力。 3、学生在自主解决问题、完成作业的过程中,感受自主学习的乐趣和获得成功的欢乐。 教学重点:动画效果的制作。 教学难点:“自定义动画”对话框的灵活运用。 学情分析: 学生通过前面的学习已经掌握了 ppt 的基础操作,会向幻灯片中插入图片、文本等各种对象。那么如何让这些对象动起来、更加引人注目呢,这将是学生非常感兴趣的问题,所以问题本身就为我们顺利完成本课的任务提供了一个前提。 教法学法: 根据《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本课采纳创设情境法、任务驱动法、演示法等教学方法,通过多种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以期达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在学法上,本课利用启发式教学的原则注重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 教学过程: 一、欣赏导入 大家一定都很喜爱大熊猫吧,一定拍了很多精彩的照片,那么想不想把那些精彩的照片,做成影集,跟朋友一起分享呢?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吧! 【本环节主要是为了创设学习情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看到这么美丽的影集学生们的欲望肯定会立马调动起来,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主动地、积极地投入新课的学习当中从而乐学。】 二、学习新知 1.设置动画效果 1)老师演示:a.菜单幻灯片放映→自定义动画→调出“自定义动画”任务窗格 b.选定对象(图片或文本)→添加效果按钮→进入→选择效果 2)学生尝试练习 老师演示完学生们肯定跃跃欲试,此时将课堂充分交给学生,让他们尝试练习操作,操作过程中,老师巡视,学生间互相沟通。 3)展示点评 对学生的成绩给予肯定,一般的学生给予鼓舞,比较好的学生给予表扬,通过语言激励学生向更高的层次进展。 【本环节通过老师演示、学生尝试练习达到掌握知识点,掌握操作的目的。】 2. 修改效果选项 如何让动画效果更加丰富,更加有声有色呢,这就需要我们设置完效果之后的再次进行修改和完善。 1)老师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