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古诗词中的词类活用

古诗词中的词类活用_第1页
1/6
古诗词中的词类活用_第2页
2/6
古诗词中的词类活用_第3页
3/6
古诗词中的词类活用作者:杨颖来源:《新高考•语文备考(高三)》2018 年第 04 期在古汉语词类活用的学习过程中,我们只重视了文言文中的词类活用,而忽视了古诗词中的词类活用。这就导致了一个严重的偏差:在古诗词的鉴赏活动中,学生依据古诗词简洁、概括和跳跃性强的特点,完成了省略、空白、跳跃、剪辑和组合画面等空白点的填充后,却解释不了下列诗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以致诗句的译写或改写遇到阻碍,严重影响了鉴赏。请看:① 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杜甫《寄李白二十韵》)② 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柳永《望海潮》)其实,这两句诗中三个加点词语都临时改变了它们的词性,其词义随之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句①中的“惊”和“泣”由原来的不及物动词变成了及物动词,构成了使动用法,词义也由原来的“惊骇、震惊”和“哭泣”而变成了“使……惊骇、震惊”和“使……哭泣”;句②中的“图”由原来的名词“图画”变成了动词“画”。这就是古诗词中的词类活用现象。弄懂并掌握了这些知识,将对我們准确地理解诗句,有效地鉴赏古诗词具有长远的战略意义。那么,古诗词中都有哪些词类活用现象呢?下面,笔者一一梳理,以备参考。一、名词作状语与文言散文一样,古诗词中的名词作状语,就是将名词放在谓语中心语动词的前面,让它修饰、限制后面的中心语动词。依据状语的语法性能,处在状语位置上的名词,其实已变成了副词,因此名词作状语亦称名词活用为副词作状语,表示各种形态。例:①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曹操《短歌行》)②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杜甫《石壕吏》)③ 谈笑间,檣橹灰飞烟灭。(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上例中句①是方位名词作状语,表示动作的趋向,意思为“向南”;句②是名词作状语,表示时间,意思为“在夜里”;句③是名词作状语,表示比喻,意思是“像灰一样”“像烟一样”。二、名词活用为动词在古诗词中,名词活用为动词的现象随处可见。我们知道,古诗词是以精练的语言传达丰富的意蕴,协调优美动人的韵律和节奏,以达到精警传神,动人心魄的艺术效果的。把名词放在特殊的条件下,使之活用为动词,正是使古诗词语言灵动、精彩、传神的有效途径。在鉴赏活动中,我们必须抓住这些“特殊的条件”,才能准确理解并解释这些活用的词语。例:① 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雨”,读作 yu 破音异读。依据名词前有能愿动词“欲”,该名词活用为动词的活用条件...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古诗词中的词类活用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