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道路维修、养护标准一、目的为确保基建处负责施工的混凝土和沥青混凝土道路的施工质量,统一道路施工标准,减少道路裂缝的产生,加强各种道路的施工质量和养护质量,特制订本维修标准。二、适用范围本标准使用于公司所有混凝土和沥青混凝土道路的新建施工、混凝土道路及沥青混凝土道路的翻修、道路保养。自 2009 年 9 月 1 日起施工的所有道路均需严格执行本标准。三、相关要求:(一)、混凝土道路面层设计、用料及施工标准:1、道路面层混凝土设计强度:混凝土结构的设计强度,通常以抗压强度表征,但混凝土路面强度,无论是《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城市道路设计规范》均以抗折强度为准,按此确定试配强度,一般按照车流量设计为抗折强度大于 4.5Ka 或 5.0Ka,多采用 42.5R 水泥,水泥含量应该在 400公斤以上,道路混凝土强度与普通混凝土强度比在 C3O 以上。强度选定执行下表。水泥混凝土路面面层强度选择表交通量等级使用初期一个车道的标准轴载日作业次数混凝土抗折强度(Mpa)特重大于 150005.0重200〜15005.0中等5~2004.5轻小于 54.5备注:标准轴载为 1OOKN2、路面面层厚度设计:路面厚度设计的依据是设计年限内的累计当量轴次。根据公司的道路设计经验,承载100 吨的道路一般设计厚度为 280 毫米,并配置钢筋;承载 80 吨道路一般设计厚度 260毫米,可只配置传力杆和拉杆,特殊部位可以配置钢筋;承载 60 吨道路一般设计厚度 220毫米,可只配置传力杆和拉杆;承载 40 吨的道路一般设计厚度 200 毫米,只可配置传力杆和拉杆;对于仅仅供人员通行的道路,一般设计厚度 100 毫米,采用素混凝土。承重路面根据使用经验规定最小厚度不得少于 180 毫米。具体的面层厚度可参考下表所示参考范围,再通过计算确定。水泥混凝土面层厚度参考范围交通等级公路等级变异水平等级面层厚度(毫米)特重一级中三 2502特重一级低三 240特重二级中三 240重一级中260~230重一级低250~220重二级中250~220中等二级高240~210中等二级中230~200中等三、四级高230~200中等三、四级中220~200轻三、四级高三 230轻三、四级中三 2203、施工要求:1)、混凝土路面横坡一般采用 1%~2%。2)、为限制因温度、湿度变化引起的混凝土路面板内应力,混凝土路面面层划分为一定尺寸的板块,板块的大小宜接近 20m2 左右,不过大或过小,板长与板宽的尺寸宜较为接近,不得出现窄长板。为防止雨水的渗入和加强板块之间的联系,混...